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漳川隐士·其二》
《寄漳川隐士·其二》全文
宋 / 寇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慵趋大厦恋山薇,立志由来与世违。

溪上有时逢静钓,雪中长日掩闲扉。

自知天爵高人爵,不爱朝衣换布衣。

我逐浮名任飘泊,清泉难得共忘机。

(0)
翻译
我不愿去追求大厦的繁华,只爱山间的薇草,我的志向总是与世俗相违背。
在溪边,我有时会遇到静静垂钓的人,大雪纷飞的日子里,我常常独自关上门享受悠闲时光。
我深知身为隐士的高贵超越了世俗的官爵,不稀罕华丽官服,更愿意换上布衣。
我追逐虚名,任凭自己漂泊不定,只希望能找到一处清泉,忘却尘世机心。
注释
大厦:指权贵或显赫的地位。
山薇:象征隐居生活和自然之乐。
违:违背,不一致。
静钓:形容安静的垂钓活动,象征隐逸生活。
天爵:指高尚的道德品质,隐士的内在价值。
布衣:平民百姓的衣服,象征简朴生活。
飘泊:形容生活不稳定,四处流浪。
忘机:忘记世俗机心,指超脱尘世的烦恼。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寇准所作的《寄漳川隐士(其二)》。诗人以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表达了自己的心境。首句“慵趋大厦恋山薇”描绘了他对官场的疏离和对山野生活的向往,流露出对权势的淡漠。次句“立志由来与世违”强调了他个人选择与世俗常规的背离,显示出他的独立人格。

“溪上有时逢静钓,雪中长日掩闲扉”两句,通过描绘隐士在溪边垂钓和雪中闭门的生活画面,展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闲适,诗人羡慕并向往这样的生活状态。

“自知天爵高人爵”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追求,认为自然的天性之尊高于世俗的功名,他更愿意保持内心的纯洁和自由。“不爱朝衣换布衣”则进一步表明了他对仕途与朴素生活的取舍,宁愿放弃华丽的官服而选择简朴的生活。

最后两句“我逐浮名任飘泊,清泉难得共忘机”,诗人坦诚自己追逐虚名,但又深知这种生活难以摆脱尘世纷扰,表达了对无拘无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寇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个人精神境界的追求,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然态度。

作者介绍
寇准

寇准
朝代:宋   字:平仲   籍贯: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   生辰:961-1023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历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后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出为使相。乾兴元年(1022年)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1023年),病逝于雷州。
猜你喜欢

重赋三高·其三

千金孰与此身多,惭愧君王用已过。

乞得头颅江海去,一生辛苦几渔蓑。

(0)

渔父四时歌·其一

三湘七泽云连水,短棹意行无远迩。

江花时傍绿蓑飞,水鸟忽从清唱起。

醉后欢呼踏浪儿,鲔可鲙兮粳可炊。

芳草从教天样远,都无閒恨可萋迷。

碧桃几片来何处,试访秦人武陵路。

(0)

刘氏兄弟写予真求赞时年七十

骨相屯,气宇尘。浊不盈,臞不清。视汝形,肖汝身。

无古心,无时名。乃久生,真幸民。

(0)

新镇江通判蔡挽词

计相声名久不磨,庆馀丰报属君多。

原鸰重遇非常主,庭鲤仍收最上科。

但使家声常燀赫,不辞官路独蹉跎。

仁人天岂惜眉寿,自要曾孙同逝波。

(0)

彭孝求以绿野行送芍药数种鄙句为谢

占断春光及夏初,琉璃剪叶朵珊瑚。

休论花品同而异,且咏诗人乐且吁。

北第莫辞金凿落,南禅争看玉盘盂。

彭宣微恙何妨醉,自有娇痴婢子扶。

(0)

送徐漕移宪浙东二首·其二

满岁蹒跚泮水间,独公不作腐儒看。

几陪佳客芙蓉幕,聊慰穷愁苜蓿槃。

此去高山空自仰,向来流水为谁弹。

割鞭截镫知无益,但觉轮囷激肺肝。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