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七泽云连水,短棹意行无远迩。
江花时傍绿蓑飞,水鸟忽从清唱起。
醉后欢呼踏浪儿,鲔可鲙兮粳可炊。
芳草从教天样远,都无閒恨可萋迷。
碧桃几片来何处,试访秦人武陵路。
三湘七泽云连水,短棹意行无远迩。
江花时傍绿蓑飞,水鸟忽从清唱起。
醉后欢呼踏浪儿,鲔可鲙兮粳可炊。
芳草从教天样远,都无閒恨可萋迷。
碧桃几片来何处,试访秦人武陵路。
这首宋朝周必大的《渔父四时歌(其一)》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闲适画面。诗人以"三湘七泽云连水"开篇,展现出湘江流域湖泽相连、云雾缭绕的壮丽景色,暗示了渔父自在的生活环境。"短棹意行无远迩"表达了渔父乘着小舟随意游荡,无论远近都能享受自然之乐。
"江花时傍绿蓑飞,水鸟忽从清唱起"两句,通过江花轻盈地飞落在渔夫的绿色蓑衣上,以及水鸟清脆的鸣叫,进一步渲染出宁静和谐的水乡氛围。接下来,诗人借酒抒怀,"醉后欢呼踏浪儿",写渔父在醉酒后的欢乐,与海浪嬉戏,生活无忧无虑。
"鲔可鲙兮粳可炊"一句,渔父自得其乐,感叹鱼鲜可以烹煮,稻米可供炊食,流露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最后,诗人以"芳草从教天样远,都无閒恨可萋迷"收尾,表达出即使远方的芳草再美,也引不起他丝毫的离愁别绪,体现出渔父超脱的心境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结尾处,"碧桃几片来何处,试访秦人武陵路"借用了桃花源的典故,暗示渔父向往的是一种远离尘世纷扰的理想生活,与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相呼应。整首诗通过渔父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宋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