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安正阇梨求偈》
《安正阇梨求偈》全文
宋 / 释怀深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黄叶止啼知即已,敲门瓦子亦休留。

虚空讲得真经后,解笑当年石点头。

(0)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哲理性的表达,展现了对人生智慧的深刻洞察。

首句“黄叶止啼知即已”,以黄叶比喻人生的终结,暗示一切繁华终将归于平静,生命的终点是自然的规律,无需哀伤或恐惧。这里的“啼”字,既指自然界中动物的啼叫,也暗喻人类内心的悲喜之情,强调了面对生命终了时的平静与接受。

次句“敲门瓦子亦休留”,进一步深化了前一句的寓意,通过“敲门瓦子”的形象,象征着对世间事物的追求与留恋。在禅宗看来,世间的一切都是虚幻的,如同敲击瓦片发出的声音,短暂而无常。因此,诗人劝告人们不要执着于这些虚妄之物,应当放下心中的执念,寻求内心的宁静。

第三句“虚空讲得真经后”,点明了诗歌的核心主题——在空无一物的虚空之中,真正的智慧和真理得以显现。这里“真经”不仅指佛教的经典,更代表了宇宙间永恒不变的真理。通过深入理解并实践这些真理,人们能够超越表面的物质世界,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最后一句“解笑当年石点头”,以一个生动的禅宗故事结尾。传说六祖慧能大师在听闻达摩祖师说法时,没有点头表示赞同,而是微笑。这被视为对佛法的真正理解,因为真正的智慧不需要外在形式的认可,而是内在的领悟与共鸣。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安正阇梨的鼓励,希望他能通过自己的修行,达到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与领悟,最终实现内心的解脱与智慧的觉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探讨了生命、智慧、解脱等深刻的人生议题,展现了禅宗哲学的精髓,引导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作者介绍

释怀深
朝代:宋   号:慈受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次韵朋元久雨

谁酿愁䨧玉宇间,都缘梅子要斓斑。

腾腾困思午犹梦,扰扰奔云风未还。

休问满城骑马滑,不妨长日闭门闲。

今朝晴色熹微似,乾鹊飞来语屋山。

(0)

馀杭

春晚山花各静芳,从教红紫送韶光。

忍冬清馥蔷薇酽,薰满千村万落香。

(0)

踏莎行

雁字成行,角声悲送。无端又作长安梦。

青衫小帽这回来,安仁两鬓秋霜重。

孤馆灯残,小楼钟动。马蹄踏破前村冻。

平生牵系为浮名,名垂万古知何用。

(0)

舟次巴峡

江流何险阻,次第入三巴。

崖断时无路,山深更有家。

林蔬饶竹笋,乡果足枇杷。

况有荆州酒,淹留不用嗟。

(0)

登千峰榭

飞观危栏缥缈中,聊将醉眼送归鸿。

一生未售屠龙技,万里犹思汗马功。

王衍诸人宁足责,姜维竖子自应穷。

他年吊古凭高处,想见清伊照碧嵩。

(0)

昼卧

忽忽见春尽,徂年那更还。

香生帐里雾,书积枕边山。

凌厉心犹壮,沈绵气已孱。

千秋有管葛,看镜汗吾颜。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