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世佯狂听楚歌,茫茫拂意事偏多!
头颅自许知音斫,笔墨甘为错爱磨。
名器至今成网罟,米薪计日费张罗!
依刘漫说非长策,寒甚其如范叔何!
避世佯狂听楚歌,茫茫拂意事偏多!
头颅自许知音斫,笔墨甘为错爱磨。
名器至今成网罟,米薪计日费张罗!
依刘漫说非长策,寒甚其如范叔何!
这首诗《寄怀陈岳生》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许南英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与个人情感的流露。
首联“避世佯狂听楚歌,茫茫拂意事偏多!”以“楚歌”暗喻内心的忧愁与无奈,通过“佯狂”二字,透露出诗人面对世事不公时的逃避心态,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挣扎。接着,“茫茫拂意事偏多”则进一步强调了人生道路上的诸多不如意,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颔联“头颅自许知音斫,笔墨甘为错爱磨。”这里,诗人将自己比作匠人,将自己的才华比喻为待雕琢的头颅,愿意为了寻找真正的知音而付出努力,甚至不惜在创作过程中承受误解与挫折,表现了诗人对于艺术追求的执着与牺牲精神。
颈联“名器至今成网罟,米薪计日费张罗!”则揭示了社会的现实问题,名利场中的竞争如同捕猎的网罟,耗费着人们的时间与精力,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与无奈。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所面临的矛盾与挑战。
尾联“依刘漫说非长策,寒甚其如范叔何!”引用历史典故,借刘向与范雎的故事,表达了对现实困境的思考与无奈。刘向曾劝谏君主,但并未得到采纳;范雎虽有才华,却因出身贫寒而难以施展。这两句诗暗示了诗人对于自身处境的反思,以及对社会公正与个人命运的深深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人文关怀,体现了晚清至民国时期文人的普遍心声。
羃羃尘埃。叹自古悠悠,不省沉埋。
利名场上,人我丛中,单认这个形骸。
念本来一点,谁无分、都是仙材。谩疑猜。
唤千声酩酊,不肯头回。
何日梦中惊觉,管识破从前,白蚁庭槐。
洞天深处,霞友云朋,谈冰咀雪相陪。
对紫芝幽圃,香风里、碧酒倾杯。信悠哉。
有龙蟠虎绕,沉醉蓬莱。
枯木寒灰。寄野墅茅堂,冷淡林隈。
地偏人静,月朗风清,窗户绝点尘埃。
有自然消息,银霞璨、珠玉琼瑰。信悠哉。
看龙蟠金鼎,凤舞丹台。
举世利名心醉,更谁仗鹏程,密网冲开。
此言还信,倜傥男儿,休更撒手空回。
认空生虚幻,成何济、枉玷仙材。早归来。
赴蟠桃高会,谈笑蓬莱。
破帽多情,布帆无恙,兴尽便寻溪转。
明月来时,浮云飞尽,千古翠屏宜晚。
桂棹兰桨,荷衣芰制,偏称药炉经卷。
看轻鸥、点破长烟,一望水连天远。
尝记得、雪满山阴,舟回剡曲,何必过门相见。
浩气难消,哀情谁会,万里碧空横剑。
一道虹桥,半天龙驾,尚忆幔亭开燕。
要长生、须出人间,未卜道缘深浅。
蕙帐凝夕清,高堂流月明。
芳琴发绮席,列坐散繁缨。
回翔别鹄意,缥缈孤鸾鸣。
一写冰霜操,掩抑寄馀情。
五柳成阴,三径晚、宦游无味。
还自叹、迎门笑语,久须童稚。
归去来兮尊有酒,素琴解写无弦趣。
醉时眠、推手遣君归,吾休矣。富与贵,非吾事。
贫与贱,宁吾累。步东篱遐想,昔人高致。
霜菊盈丛还可采,南山依旧横空翠。
但悠悠、一点会心时,君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