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樽清话倚残灯,把卷题诗取次增。
海味分甘尝远客,春茶旋煮出高僧。
风吹湖面秋千顷,月落山腰雪几层。
信宿分襟情不尽,梵宫高处拟重登。
绿樽清话倚残灯,把卷题诗取次增。
海味分甘尝远客,春茶旋煮出高僧。
风吹湖面秋千顷,月落山腰雪几层。
信宿分襟情不尽,梵宫高处拟重登。
此诗描绘了一场夜晚在吴兴天宁寺的聚会,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聚会的氛围与场景。首句“绿樽清话倚残灯”,绿樽指酒器,清话则为闲谈,残灯渲染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为整场聚会定下了基调。接下来,“把卷题诗取次增”一句,描述了众人或阅读或题诗的雅致活动,体现了文人聚会中常见的文化气息。
“海味分甘尝远客,春茶旋煮出高僧”两句,通过食物和饮品的细节,展现了对远方来客的尊重以及对高僧的敬意。海味可能指的是远方带来的海鲜,而春茶则是选用新鲜茶叶精心烹煮,既体现了对客人的热情款待,也暗含了对高僧的礼遇。
“风吹湖面秋千顷,月落山腰雪几层”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与宁静,风起时湖面波光粼粼,仿佛秋千荡漾;月亮落下,山腰间积雪覆盖,层次分明,展现出夜晚的静谧之美。这两句不仅美化了环境,也暗示了聚会的氛围逐渐从热闹转向宁静,与自然融为一体。
最后,“信宿分襟情不尽,梵宫高处拟重登”表达了聚会虽已结束,但情感并未消散,甚至希望再次回到梵宫,继续这份深厚的情谊。信宿即连续住宿两晚,分襟表示分别,拟重登则表达了对再次相聚的期待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文人聚会的雅致与深情,以及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美好情境。
忆来时点屟向回廊,低声怕郎知。
喜笼灯渐近,金铃小犬,吠傍琼帷。
恼煞兰姨憨笑,玉手卷帘迟。
行过阴丛里,花影参差。
已是秋千力困,又累卿纤步,百尺楼梯。
说弓鞋未绣,明日踏青期。
被阑角尖风欺负,忍春寒只著茜罗衣。
却赢得茜纱裙幅,微渍香泥。
忆来时提着缕金鞋,刬袜下香阶。
似流云吐出,一轮华月,光照楼台。
浑把春风带到,沿路牡丹开。
香自伊怀里,暗扑侬怀。
底事佩声又远,早知人性急,故要迟回。
甚工夫未破,犹待小鬟催。
肯相怜停辛伫苦,为惊鸿费尽魏王才。
还只怕空言少据,定所难猜。
天花四散。似火簇骊珠,烧空璀灿。
沸耳鹧鸪,三月风光蛮春晚。交龙衔烛冲霄半。
更旁缀、鳌灯千万。越王台下,餐霞吸露,送寒迎暖。
又见。波罗古庙,临巨澥、撩起蛰虬宵战。
标夺赤城,甲楮云绵烟丝乱。庭燎高举诸仙宴。
酌手盏、琼浆酬劝。侑觞绛树,双声莺簧调转。
我佛尘空,神仙羽化,何曾留迹人间。
空教寻觅,杖履费跻攀。
为爱青青山色,况入胜、古木禅关。
杯盘后,斜阳待渡,苍翠殿吟鞭。前贤。
西归事,莲花藉足,草屦承肩。
竟携蠡测海,步乱波烟。
杖锡蓬团何处,凭谁问、洞口呼猿。
神鱼蜕,石因望化,杯影待东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