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霜山中二虎,后世儿孙无数。
堂堂大为古佛,一身普照寰宇。
别出寿宁一枝,又作慈云法雨。
他时侍立坐边,往往呵佛骂祖。
石霜山中二虎,后世儿孙无数。
堂堂大为古佛,一身普照寰宇。
别出寿宁一枝,又作慈云法雨。
他时侍立坐边,往往呵佛骂祖。
这首诗《寿宁宣老赞》由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通过对石霜山中二虎后世儿孙无数的描绘,巧妙地比喻了寿宁宣老的高深佛法和广大的影响力。诗中“堂堂大为古佛,一身普照寰宇”赞美寿宁宣老如同古代伟大的佛陀,其光辉普照整个世界,展现出其佛法的博大精深与深远影响。
“别出寿宁一枝,又作慈云法雨”则进一步强调了寿宁宣老在佛法传播上的独特贡献,如同从寿宁之地生长出的一枝新芽,不仅带来了慈悲的云雾般的教诲,也如同甘霖般滋润众生的心田,使佛法得以广泛传播和深入人心。
最后,“他时侍立坐边,往往呵佛骂祖”表达了对寿宁宣老的尊敬与期待,认为将来在佛法的修行道路上,寿宁宣老将会是引领者,他的言行将对后人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人们会以更加直接和坦率的方式表达对佛法的理解和感悟,这既是对寿宁宣老智慧的肯定,也是对其在佛法传播上独特贡献的高度赞扬。
士忧行不脩,不忧禄不及。
之子久好学,何患名未立。
圣时开贤科,子独不肯入。
固非远仕进,服期难赴集。
南归慰亲颜,道路正暑湿。
悠悠几千里,赤日薄行笠。
暂憩青林下,赖有寒泉汲。
漱齿去尘埃,土风须渐袭。
折柳赠子行,况闻彭泽去。
将过五株下,可与青青助。
渭城人唱罢,羌管愁吹处。
江上定多闲,疏阴就箕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