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余自辛亥岁馆于魏塘吴氏时义士静心先生方无恙长子彦良应门于家次子景良输力于时皆一时伟人季子季良为赘婿于外与余尤相友善岁壬申景良卒于官所归葬胥山诸孙各求分异学遂废而余乃去矣顷者不逞之徒坏其守冢之庐季良之子璋闻于官罪人斯得众称之曰能故为是诗以勉之》
《余自辛亥岁馆于魏塘吴氏时义士静心先生方无恙长子彦良应门于家次子景良输力于时皆一时伟人季子季良为赘婿于外与余尤相友善岁壬申景良卒于官所归葬胥山诸孙各求分异学遂废而余乃去矣顷者不逞之徒坏其守冢之庐季良之子璋闻于官罪人斯得众称之曰能故为是诗以勉之》全文
元 / 黄玠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天目诸峰来迤逦,又向钱唐渡江水。

伏龙骪骳行地中,东尽由拳还崛起。

想见昔日遭秦驱,太古风雷入鞭箠。

山君据地不肯前,至今乱石犹西指。

下有石龟形质具,蹂躏良田捷于鬼。

伍员挥剑迹尚存,缺齾不完神乃死。

当时结友番禺君,别墅园池此经始。

朝阳亭上醉春风,谢安曾爱东山妓。

回首光阴二十年,往事浑非山尚是。

叹息佳人曹子丹,翁仲无言荆棘里。

摇铃鼓哨旁若无,乡里小儿何敢尔。

脊令脊令飞且鸣,能事多惭伯颙氏。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天目山的壮丽景色和历史变迁,以及诗人对故友吴氏家族的怀念。首句“天目诸峰来迤逦,又向钱唐渡江水”展现了山势连绵和江水奔流的景象。接下来通过“伏龙”、“太古风雷”等意象,寓言般叙述了山峰的历史,暗示了它们曾遭受过秦朝的压迫。

诗中提到伍员和番禺君,借典故表达了对友情的追忆,以及对别墅主人吴景良的敬仰。朝阳亭和谢安的典故则增添了文人雅趣。诗人感慨时光荏苒,人事已非,曾经的繁华如今只剩下山依旧。

最后,诗人提及曹子丹和翁仲的典故,暗指吴氏家族的衰落,以及对子孙们学业荒废的忧虑。他批评那些破坏守墓庐舍的人,赞扬季良之子璋的正义行为,并借此诗激励家族成员。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又有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以及对家族兴衰的感慨,体现了元末明初诗人的历史意识和个人情感。

作者介绍
黄玠

黄玠
朝代:元   字:伯成   号:弁山小隐   籍贯:元庆元定海

元庆元定海人,字伯成,号弁山小隐。黄震曾孙。幼励志操,不随世俗,躬行力践,以圣贤自期。隐居教授,孝养双亲。晚年乐吴兴山水,卜居弁山。卒年八十。有《弁山集》、《知非稿》等。
猜你喜欢

和谢同知九日陪铁史宴湖亭

会稽铁史谪仙才,共宴湖亭菊正开。

远水接天飞白雁,好山倒影落金杯。

已同谢朓题诗毕,不见王弘送酒来。

犹忆去年沈醉后,铁龙吹上越王台。

(0)

宴王将军宅

甲第俯南郊,将军屡见招。

地连吴分野,人似汉嫖姚。

岭树红相合,庭松翠不凋。

兴来移席饮,踏月夜吹箫。

(0)

寄思闇吴相公

气吐虹霓两鬓皤,远临钟阜驻鸣珂。

霜飞绣斧豺狼息,天近乌台雨露多。

自有丹心扶日月,已无清梦入烟萝。

几番山岳曾摇动,因向都亭揽辔过。

(0)

武当八景·其五南岩削壁

岩前流水带龙腥,石上灵芝到处生。

绝壁倚空非禹凿,高萝悬幄自天成。

岚飞翠雨林梢滴,鹤载瑶笙月下鸣。

知有仙宫烟雾里,樵歌长答步虚声。

(0)

题马图

猛气如云不受羁,时清放牧华山西。

自怜今日无人顾,空向奚奴振鬣嘶。

(0)

寄助教史九韶·其一

君卧湘江已十年,我今犹住五云边。

溧阳分派元同谱,行李随身各旧毡。

松下长留看院鹤,客边谁送买山钱。

隆兴宸翰须珍重,夜夜奎光烛九天。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