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吐虹霓两鬓皤,远临钟阜驻鸣珂。
霜飞绣斧豺狼息,天近乌台雨露多。
自有丹心扶日月,已无清梦入烟萝。
几番山岳曾摇动,因向都亭揽辔过。
气吐虹霓两鬓皤,远临钟阜驻鸣珂。
霜飞绣斧豺狼息,天近乌台雨露多。
自有丹心扶日月,已无清梦入烟萝。
几番山岳曾摇动,因向都亭揽辔过。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气度非凡的人物,他的风采如同虹霓般耀眼,两鬓虽已斑白却精神矍铄。他远离尘嚣,来到钟阜之地,马蹄声声,伴随着鸣珂之声,显得庄重而尊贵。诗中暗示了他的威严使得凶猛的豺狼收敛,仿佛连天空都近在咫尺,乌台之上雨露丰沛,象征着他的恩泽广布。
诗人表达了对吴相公的忠诚和敬仰,称颂他有如日月般坚定的丹心,无私地照耀世间,不再有清梦入深山的隐逸之意。他曾经的影响力巨大,以至于山岳也为之动摇。最后,诗人提及自己曾在都亭驻足,似乎在回味或期待与吴相公的再次相遇,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整体而言,这是一首歌颂权臣功绩并寄托个人情感的诗篇。
登高豁尘烦,睇眄江山美。
况当上除辰,曲水盛罗绮。
清风度女姮,禊事掌春史。
迢迢上重闉,趿我蹋青履。
参天峙林峦,扑地错闾里。
顾此濠堑壑,遂事崇墉倚。
荒堞望纡回,襟带互百雉。
云容半黑白,山色杂青紫。
龙池何足游,揽胜自今始。
霞吐秀岭巅,烟含密树底。
不第游目佳,兼亦会心旨。
娟娟月一钩,密迩快仰止,笑彼辕下驹,闭户说扫轨。
吉行有程期,驻跸日未午。
前至瑶亭子,万帐息貔虎。
离宫宿卫严,纩骑彀强弩。
群马喑不骄,夜静听更鼓。
扈从多文臣,轻装离队伍。
一一覆穹庐,文翰集图谱。
高竿挂旗帜,夜则悬镫火。
公余每过从,望标辄知所。
自愧佔毕儒,举十昧二五。
勉哉尽职业,上以报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