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借维摩室,毡分十笏宽。
蕨薇留客意,鸡酒故人欢。
云净秋空碧,山深露气寒。
老僧先入定,独凭石阑干。
暂借维摩室,毡分十笏宽。
蕨薇留客意,鸡酒故人欢。
云净秋空碧,山深露气寒。
老僧先入定,独凭石阑干。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至双峰寺留宿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宁静与和谐的氛围。首句“暂借维摩室,毡分十笏宽”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住宿环境的朴素与舒适,暗示了诗人对这次留宿的期待与满足。
接着,“蕨薇留客意,鸡酒故人欢”两句,通过自然景观和传统饮食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宾主尽欢、温馨亲切的场景。蕨薇象征着自然界的馈赠,而鸡酒则是待客之道,体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和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云净秋空碧,山深露气寒”描绘了双峰寺周围秋日的景色,天空澄碧,云雾散去,山林深处露气渐浓,寒意袭人,这样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也烘托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最后,“老僧先入定,独凭石阑干”则以老僧的形象收尾,暗示了寺庙的静谧与修行者的内心世界。老僧的入定,不仅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份神秘与庄严,也反映了诗人对禅宗精神的向往和内心的平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禅宗精神的追求,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卷。
秋意满前,正衔杯、又见江乡风物。
同巷高人应念我,伏枕萧条四壁。
许大忧怀,无边归思,捻断髭须雪。
自怜迂叟,岂堪相伴朝杰。
去岁今辰,想莼羹鲈绘,高兴徒发。
几度长空南望,尽雁字千行明灭。
揽镜堪悲,壮颜非旧,秃尽冲冠发。
危楼昨夜,坐到西岩堕月。
隽才名翰苑,雅望重贤关。
照眼玉壶冰鉴,性度自安安。
曾向湖南问讯,咫尺龙门迢递,万里使车还。
寻仙游五岳,分我玉柈丹。望钟陵,春草碧,杏花残。
几度寄书无雁,彩笔画堂闲。
追忆舟樯北上,怅望林丘高卧,祇恐旧盟寒。
那知开口笑,今日共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