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暖鸟鸣山馆霁。日高无事便宜睡。
乌桕林头风细细。经霜醉。满庭红叶皆秋意。
故人诗卷来天际。楼前十鹤栖双桧。
难赏清词击玉碎。如梦寐。五云回首中天丽。
风暖鸟鸣山馆霁。日高无事便宜睡。
乌桕林头风细细。经霜醉。满庭红叶皆秋意。
故人诗卷来天际。楼前十鹤栖双桧。
难赏清词击玉碎。如梦寐。五云回首中天丽。
这首明代夏言的《渔家傲·其十七》和答蒲汀见寄,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风暖鸟鸣山馆霁”,写出了温暖的春风拂过,鸟儿在雨后晴朗的山馆中欢快鸣叫,展现了初秋时节的清新与宁静。接着,“日高无事便宜睡”表达了诗人悠闲的生活状态,享受着阳光明媚的日子,慵懒地小憩。
“乌桕林头风细细”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细致入微,乌桕树下微风轻拂,更显静谧。随后,“经霜醉”三字,以拟人手法形容乌桕树叶经过霜打后的红艳,仿佛沉醉于秋色之中,满庭红叶透露出浓浓的秋意。
下片转向友人的书信和楼前景致。“故人诗卷来天际”传达了收到远方朋友诗卷的喜悦,而“楼前十鹤栖双桧”则描绘了楼前的鹤群栖息在两棵桧树上,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雅致。然而,“难赏清词击玉碎”一句,诗人感叹自己无法完全欣赏这清雅的诗句,如同美玉破碎,难以言表其美。
最后,“如梦寐。五云回首中天丽”以梦境般的意境收尾,诗人沉浸在友人诗意的字句中,仿佛置身云端,仰望那美丽的天空,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文字的赞美。
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自然景色和友人书信,传递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西清人住水云乡。
心静日偏长。
闲中自乐壶天趣,笑红尘、谁是羲皇。
垒嶂双溪争似,西湖雨色晴光。
碧龟巢处藕花香。
波影浸书床。
庭前一种红兰树,薰风又、吹长瑶芳。
竹外椿前舞采,柳边槐底鸣榼。
睡起鸾钗亸,金约鬓影胧?
。
桅佩冷,玉丁东。
镜里对芙蓉。
秦筝倦理梁尘暗,惆怅燕子楼空。
山万叠,水千重。
一叶漫题红。
忽忽。
从别後,残云断雨,馀香在、鲛绡帐中。
更懊恨、灯花无准,写幽愫、锦织回文,小字斜封。
无人为托,欲倩宾鸿。
立尽西风。
千峰翠玉。
送孤云伴我,罗窗清宿。
拂晓凭虚,春碧生寒,衣单瘦倚筇竹。
东风不解吹愁醒,但芳草、溪城南北。
认雾鬟,遥锁修颦,眉妩为谁愁独。
江上轻鸥似识,背昭亭两两,飞破晴渌。
一片苍烟,隔断家山,梦绕石窗萝屋。
相看不厌朝还暮,算几度、赤阑干曲。
待倩诗、收拾归来,写作卧游屏幅。
长安路。
还是燕乳莺娇,度帘迁树。
层楼十二阑干,绣帘半卷,相思处处。
漫凭伫。
因念彩云初到,琐窗琼户。
梨花犹却春寒,翠羞粉怨,尊前解语。
空有章台烟柳,瘦纤仍似,宫腰飞舞。
憔悴暗觉文园,双鬓非故。
闲拈断叶,重托殷勤句。
频回首、河桥素约,津亭归步。
恨逐芳尘去。
眩醉眼尽,游丝乱绪。
肠结愁千缕。
深院静,东风落红如雨。
画屏梦绕,一篝香絮。
双溪墅。
重见种玉锄云,采花研露。
遥知绿野芳浓,锦堂燕子,迎门共舞。
近前语。
还问去年山馆,旧经行处。
西风鸿水边上,惊千里苑,梅英乍吐。
几度月昏霜晓,望驰天北,驿传湘渚。
冷艳暗香春寒,划地清苦。
看看翠幄,青子江头路。
才收尽、蛮烟瘴雨,初回轻暑。
便忆南园趣。
唤人况有,多情杜宇。
此计非迟暮。
都付与、和羹功成归去。
海榴院落,长逢重午。
寸心谁托。
望潇湘暮碧,水遥云邈。
自绣带、同翦合欢,奈鸳枕梦单,凤帏寒薄。
淡月梨花,别后伴、情怀萧索。
念伤春渐懒,病酒未忺,两愁无药。
魂销翠兰紫若。
任钗沈鬓影,香沁眉角。
怅画阁、尘满妆台,但玉佩依然,宝筝闲却。
旧约无恁,误共赏、西园桃萼。
正天涯、数声杜宇,断肠院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