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矣惟书爱未消,喜闻新塾出尘嚣。
轩窗近水来无厌,弦诵因风听忽遥。
游艺定知轻拾芥,正心端欲似耘苗。
一经教子诚为乐,家世从今未寂寥。
老矣惟书爱未消,喜闻新塾出尘嚣。
轩窗近水来无厌,弦诵因风听忽遥。
游艺定知轻拾芥,正心端欲似耘苗。
一经教子诚为乐,家世从今未寂寥。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老者对于书籍的热爱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开篇“老矣惟书爱未消,喜闻新塾出尘嚣”表达了诗人即使年迈,但对书本的热爱仍然如初,对于新兴的学堂能吸引学生而产生尘土,意味着学习的活跃气氛,这让他感到欣慰。
“轩窗近水来无厌”则描写了诗人居所的环境,其窗户靠近流水,水声不断,让人感到舒适而无穷尽的享受。紧接着“弦诵因风听忽遥”表明在这样的环境中,有琴声随着微风飘逸而来,使得诗人的心灵得到进一步的净化和放松。
“游艺定知轻拾芥,正心端欲似耘苗”这两句则是对学习态度的提醒,即使是在游玩和艺术创作中,也要保持轻松的心态去积累知识,就像耕耘田地一样认真而有序。
最后,“一经教子诚为乐,家世从今未寂寥”表达了诗人对于教育下一代的热情,他认为教育孩子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而且这样才能使家族的文化和精神不至于消失,保持其活力和传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以及对学习、教育和家庭传统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情感和对后代的关怀。
繁阴不时解,雨气如深秋。
朝衣始絺葛,暮服乃重裘。
天事亟变易,得为有常不。
如何世上士,欲以全自求。
行身绳墨间,蹜蹜空白头。
唯君可语此,意豪力且遒。
通衢虽泥涂,未至乘扁舟。
兴发骑马来,垫巾故风流。
长生不我欺,幼学每自坚。
沐浴蕙兰芳,呼吸朝霞鲜。
冠带谒紫皇,左右宾列仙。
临官太清上,拜赐玉案前。
帝王固陈迹,圣智不足甄。
衰容了成稚,白发倏更玄。
病笑留侯晚,妙许成子贤。
死者不复作,尘埃殊可怜。
墓隧侵人居,海水为桑田。
绝迹自此远,飘飖周九天。
胎化两珍禽,羽翼为我先。
养志幸有成,眷言惭自然。
愆阳历冬序,入春日光赤。
原野为之焦,无复青青麦。
明廷恤农功,诏旨怀悯恻。
谁能共此忧,惟良二千石。
祷祠遍群望,百神潜率职。
迅雷出深渊,密云会将夕。
应龙不无神,女鲜罪所极。
滂沲浃宇宙,变化才瞬息。
矧兹颢穹意,岂独垂沛泽。
尝听君平言,以兹消薄蚀。
周宣成阳事,往往在简籍。
不闻二美具,介福逾万亿。
三农耒耜出,自此丰黍稷。
使君凭熊轩,劝耕驻阡陌。
上客歌吉祥,清文缀环璧。
我岂击壤翁,不能知帝力。
斐然遂成章,聊用同悦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