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送牡丹韵》
《和送牡丹韵》全文
宋 / 刘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娉娉袅袅洛阳花,合在瑶池阿母家。

乞与老人浑不爱,白髯相对毵乌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dānyùn
sòng / liúguò

pīngpīngniǎoniǎoluòyánghuāzàiyáochíājiā

lǎorénhúnàibáiránxiāngduìsānshā

翻译
姿态优美的洛阳花儿盛开
应该被安置在瑶池仙子阿母的家中
注释
娉娉袅袅:形容女子姿态轻盈柔美。
洛阳花:指代美丽的花卉,可能特指洛阳的名花。
瑶池:神话中的仙境,常用来象征极乐或高贵之地。
阿母:对神仙或尊贵女性的称呼,这里指瑶池的主人。
乞与:请求给予。
老人:此处可能指诗人自己或者年长之人。
浑不爱:全然不喜爱。
白髯:白色的胡须。
毵:形容毛发细长散乱的样子。
乌纱:古代官员的官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过的作品,名为《和送牡丹韵》。诗中的意境优美,语言细腻,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情感与艺术造诣。

“娉娉袅袅洛阳花”一句,以洛阳城中盛开的花朵来形容牡丹之美,"娉娉袅袅"四字生动地描绘出牡丹轻柔、优雅的姿态,给人以视觉与感官上的双重享受。

“合在瑶池阿母家”表达了诗人对传说中仙界瑶池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愿望。"阿母"一词,更增添了一丝亲切与温馨,彰显诗人的情感深度。

“乞与老人浑不爱”一句,则是对牡丹之美的赞叹与渴望,希望能与这份美丽永远相伴。"乞与"二字流露出诗人迫切的心愿,而"浑不爱"则表达了一种无条件且永恒的情感投入。

“白髯相对毵乌纱”这一句,更是画面之美,情境之深。"白髯"指的是年迈老人的头发,而"相对"则意味着诗人与这份美丽面对面地凝视。"毵乌纱"形容的是牡丹花瓣的细致与柔和,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只剩下诗人与牡丹间的默契对望。

整首诗通过对牡丹之美的描绘,以及诗人对于这份美丽的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与深邃情感。

作者介绍
刘过

刘过
朝代:宋   字:改之   号:龙洲道人   籍贯: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生辰:1154~1206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
猜你喜欢

天宝宫词十二首寓感·其七

近臣谐谑似枚皋,侍宴承恩得锦袍。

扇赐方空描蛱蝶,局看双陆赌樱桃。

翰林醉进《清平调》,光禄新呈玉色醪。

密奏君王好将息,昨朝马上打围劳。

(0)

读书

窜身丹厓下,灭迹浮云端。

余事既不闲,冥心以游观。

读书南山日,秋气浩漫漫。

悲商扣庭柯,四座鸣风湍。

已与清景晤,乐哉此盘桓。

餐和遗糟粕,饮胜入肺肝。

隐几俄万古,其人梦交欢。

携手逍遥墟,乾坤欻高寒。

顾谓尘世子,斯道自平宽。

胡为在荆棘,方寸生波澜。

向无问津者,悲尔后来难。

(0)

款歌序·其二

玉人花下按凉州,白雁低飞个个秋。

弹撒骊珠三万斛,当筵博得锦缠头。

(0)

雷塘二首·其二

雷塘春雨绿波浓,古冢寒烟蔓草空。

斜日欲沉山色近,行人无处问隋宫。

(0)

次铁厓先生韵

春风满袖折花回,高卧云间百尺台。

天上赐袍香雾湿,河东献赋日华开。

频烦太守高轩过,屡见元戎小队来。

我欲将军侍亲去,彩衣花底学提孩。

(0)

江南弄

茭尾蒲芽水新足,沙暖小桃红夹竹。

谁家燕燕倦东风,戢翼画梁春睡熟。

螭头舫子载?醁,勿惜千金买词曲。

明朝风雨蔽九川,千里江南芳树绿。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