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淡不适口,酒酽易成醉。
年衰力弗胜,愁来又尝试。
偶然爵无算,头眩目昏聩。
惩此屏壶觞,夜长渴不睡。
因之程日课,有举仍勿废。
朝餐三五酌,摊饭聊适意。
夕饮或益之,微醺恬梦寐。
山深客不来,花时户常闭。
清醒宁吾神,淡泊永其味。
即此了余年,不知老将至。
酒淡不适口,酒酽易成醉。
年衰力弗胜,愁来又尝试。
偶然爵无算,头眩目昏聩。
惩此屏壶觞,夜长渴不睡。
因之程日课,有举仍勿废。
朝餐三五酌,摊饭聊适意。
夕饮或益之,微醺恬梦寐。
山深客不来,花时户常闭。
清醒宁吾神,淡泊永其味。
即此了余年,不知老将至。
这首诗《饮酒》由清代诗人刘绎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饮酒的复杂情感和生活态度。
首句“酒淡不适口,酒酽易成醉”,诗人以酒为引子,表达了对生活滋味的感知。淡酒虽不刺激,却也无味;浓烈的酒容易让人沉醉,但同时也可能带来困扰。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思考:追求适度,避免过激。
接着,“年衰力弗胜,愁来又尝试”两句,诗人感叹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和精神都难以承受过度的欢愉,而忧愁时常来袭,让人不得不寻求解脱的方式。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人生阶段变化的深刻体会,以及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无奈与挣扎。
“偶然爵无算,头眩目昏聩”描述了饮酒后的状态,无论是偶尔的放纵还是无度的沉迷,都会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和精神上的困惑。这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反思,也是对社会现象的一种批判。
“惩此屏壶觞,夜长渴不睡”表明诗人决定戒酒,以避免夜深人静时因孤独和寂寞而再次陷入饮酒的循环。这一转变体现了诗人对自我控制和内心平静的追求。
接下来,“因之程日课,有举仍勿废”提到诗人通过日常的事务来充实自己,避免空虚和无聊,保持生活的规律性和稳定性。
“朝餐三五酌,摊饭聊适意”和“夕饮或益之,微醺恬梦寐”则展示了诗人对适度饮酒的态度,认为适量的饮酒可以带来身心的愉悦,但不应过度。
“山深客不来,花时户常闭”描绘了一种远离尘嚣、宁静自守的生活状态,即使在花开的季节,门也常常紧闭,象征着诗人对世事的淡然和内心的独立。
“清醒宁吾神,淡泊永其味”强调了内心的清明和对淡泊生活的向往,认为真正的满足和快乐来自于内心的平静和对外在物质的淡漠。
最后,“即此了余年,不知老将至”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态度,认为只要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淡泊,就能安享晚年,即使岁月流逝,也不觉老之将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饮酒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我、社会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内心平静和淡泊生活的追求。它不仅是一首关于饮酒的诗,更是一首关于人生哲学的诗。
愚谷逃虚,廉泉止渴,浮名敢驾徐刘。
记袍寒有赠,剑秃无仇。
蟋蟀凄吟戍垒,浇残沥、霜气横秋。
休更弄,西邻短笛,唤起闲愁。忘忧。
且宜长啸,正葵含黄靥,幕敞青油。
笑封侯取印,尽曲如钩。
乐此蔬畦瓜架,新篘熟、弟倡兄酬。
归田好,谁偕坐卧,立鹭眠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