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隐者壁》
《书隐者壁》全文
宋 / 文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枳棘分三径,猿猱结四邻。

茂林修竹地,枕石漱流人。

看雨支藤杖,迎风卸葛巾。

我来怀愧甚,衣上有红尘。

(0)
翻译
丛生荆棘划出三条小路,猿猴聚集在四周做邻居。
这里生长着茂密的树林和修长的竹子,住着枕石而眠、漱流而饮的人。
他撑着藤杖赏雨,迎风摘下葛布头巾。
我来访时内心充满惭愧,因为衣服上沾满了世间的尘埃。
注释
枳棘:丛生的荆棘。
猿猱:猿猴。
修竹:高大的竹子。
枕石漱流:形容人生活简朴,以石为枕,以流水漱口。
葛巾:古代男子的头巾,通常用葛布制成。
红尘:比喻世俗的纷扰或尘世的烦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的生活景象与心境。"枳棘分三径,猿猱结四邻"表达了隐者所处环境的荒凉与野性,同时也暗示着他与世隔绝的状态。"茂林修竹地,枕石漱流人"则形象地描绘了隐者的居所,是在茂密的树林中,用竹子修筑成地,而枕头下的石头和清澈的溪水似乎都成了他的伴侣。

第三句"看雨支藤杖,迎风卸葛巾"显示了隐者与自然的亲近,他在雨中使用藤制的拐杖,在风中用草编织成的巾帼遮挡风雨,这些细节都表明他已经完全融入了大自然。

最后两句"我来怀愧甚,衣上有红尘"则流露出隐者对自己曾经在世俗世界中的身份和行为的反思与自责,他的衣服上沾染着尘土,这不仅是物理上的污渍,更象征着精神层面的污秽。整首诗通过隐者的日常生活,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归依以及对过去的反省之情。

作者介绍
文同

文同
朝代:宋   字:与可   号:笑笑居士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生辰:1018~1079年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
猜你喜欢

贺杨昌浚寿联

知公神仙中人,勉为苍生留十稔;

忆昔湖山隹处,曾陪黄菊作重阳。

(0)

挽曾国藩联

一旅独勤王,誓此身平荡江湖,勋业终能酬志节;

片言曾论帅,记当日流连诗酒,笑谈早已识英雄。

(0)

挽曾国荃联

兄文正悯烈,弟靖毅,犹子惠敏,崛起一门将相,后启更多英贤,统千亿兵南北道汇征,寰区群推九帅;

督两广三江,抚鄂州,拯灾晋阳,整顿大地山河,余勋互见方策,周七万里东西洋帖服,元老身历四朝。

(0)

挽曾国荃联

难弟竟难兄勋猷,半壁山河,两贤底定,当夫摧坚皖水,扫穴秣陵,其伟略直冠古今,其奇功争光日月,其矛炊剑淅,百折弗回,更足感豚鱼而泣鬼神,迨后借寇重来,十年食报,荩臣坐镇,岛澨无惊,倘元老鞠躬匪瘁,叔子长城,魏公方面,汾阳福寿,潞国精神,盛德迓庥征,为斯世固结人心,永奠金瓯朝北极;

名将裕名儒学问,满门忠义,奕世馨香,溯自湘浦钟灵,衡峰毓异,或崛起作傅岩楫,或继美乘博望槎,或扬秀敷荣,群季竞爽,复能搴澧兰以升沅芷,何意小阮不禄,一载未周,大树飘零,华夷同涕,况时艰蒿目多伤,赤丸备警,青野拯灾,紫海虞波,黄流待。

(0)

自挽联

平生尽为谁忙,代夫子辛劳,敢言人己?

家法原非我设,把祖宗懿训,敬告儿孙。

(0)

韩山书院联

得闲还读书,使时序光阴莫空过;

无事此静坐,看喜怒哀乐未发时。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