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年年绿,征人路已穷。
一生几两屐,万里双归鸿。
世道孤身系,天涯寸念通。
寻常行役子,论孝岂能同。
芳草年年绿,征人路已穷。
一生几两屐,万里双归鸿。
世道孤身系,天涯寸念通。
寻常行役子,论孝岂能同。
这首诗以“芳草年年绿”开篇,描绘出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却暗含着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深意。接着,“征人路已穷”,将读者引入一个更为沉重的境地,暗示着主人公的旅途已经到达终点,或是心灵的归宿。诗人通过“一生几两屐,万里双归鸿”这两句,巧妙地将个人的短暂与宇宙的辽阔进行对比,表达了对生命有限而追求无限的感慨。
“世道孤身系,天涯寸念通”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个人如同浮萍,难以自主,但内心深处的信念和情感却能跨越时空,连接天地。最后,“寻常行役子,论孝岂能同”则将视角转向更广阔的群体,探讨孝道这一传统美德在不同个体间的差异性理解与实践,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社会、自然以及道德伦理的独到见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