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偃甲兵,多难滞燕城。
寒馆下桐叶,秋风吹雨声。
贾生今日泪,宋玉昔年情。
共有龙庭策,谁高麟阁名。
何时偃甲兵,多难滞燕城。
寒馆下桐叶,秋风吹雨声。
贾生今日泪,宋玉昔年情。
共有龙庭策,谁高麟阁名。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榛所作的《秋日即事五首》中的第三首,以秋日景象为背景,抒发了对和平与国家兴盛的渴望,以及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
首句“何时偃甲兵”,表达了诗人对于结束战争、实现和平的深切期盼。接着,“多难滞燕城”一句,点明了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暗示了诗人身处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之中。
“寒馆下桐叶,秋风吹雨声”描绘了一幅秋日凄凉的画面,桐叶飘落,秋风带雨,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同时也暗喻着时局的艰难与复杂。
“贾生今日泪,宋玉昔年情”引用了汉代贾谊和战国时期宋玉的故事,贾谊因政治失意而流泪,宋玉则以才华横溢却不得志而著称。这两句通过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以及对历史上同样遭遇不公的文人墨客的同情。
最后,“共有龙庭策,谁高麟阁名”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龙庭策指的是古代帝王征伐边疆的策略,而麟阁名则是指在麒麟阁上被表彰的功臣。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如何在动荡时局中实现国家强盛、个人价值的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功勋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引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对现实的忧虑,同时也蕴含了对于和平与国家繁荣的热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