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秣陵秋况·其三》
《秣陵秋况·其三》全文
明 / 区怀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消渴丁年总不如,近应除酒托清虚。

烟光满壁裁诗就,雨气凝窗䇘茧馀。

怪石短蒲幽客贶,香奁彤管美人书。

居心此际庸非净,犹胜天涯怨索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的交融。首句“消渴丁年总不如”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体状况和内心的苦楚,一个“总”字,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无奈与感慨。接着,“近应除酒托清虚”一句,透露出诗人试图通过饮酒来排解忧愁,但最终选择了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

“烟光满壁裁诗就,雨气凝窗䇘茧馀”两句,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来衬托诗人的创作状态。烟光与雨气不仅渲染了环境的氛围,也象征着诗人在逆境中仍能保持创作的热情与灵感。这里“裁诗”与“凝窗”形成对比,前者表现了诗人的积极创作,后者则暗示了外界环境的静谧与和谐。

“怪石短蒲幽客贶,香奁彤管美人书”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周围环境的特色与寓意。怪石与短蒲代表了自然界的独特景观,同时也可能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象征着不平凡的品质与坚韧的精神。香奁与彤管则与女性形象相关联,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困境中仍能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与憧憬。

最后,“居心此际庸非净,犹胜天涯怨索居”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心境的自我评价与肯定。他认为自己在此刻的心境是纯净的,相比于身处远方、孤独无依的状态,他更愿意坚守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这种自我反思与内心的平和,展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智慧与勇气,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挑战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在逆境中寻找心灵慰藉与精神寄托的过程。

作者介绍

区怀年
朝代:明

区怀年,字叔永。高明人。大相仲子。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贡生,任太学考通判。明思宗崇祯九年(一六三六)入都候选,以内艰回籍,后授翰林院孔目。归卧云石,学赤松游,日以赓和撰述为事。著有《玄超堂藏稿》、《击筑吟》诸集。清光绪《高明县志》卷一三有传。
猜你喜欢

忆江南

儿时忆,姑嫂学挑丝。

每绣鸳鸯藏叶底,常描蛱蝶恋花枝。帘卷夕阳时。

(0)

高阳台

帽影羞花,襟痕泥酒,匆匆赚却芳时。

半榻书尘,相如倦极谁知。

流莺莫作伤春语,替垂杨、惜起腰肢。

问东风底事,残英欲坠还迟。

长亭早是相思路,更和烟和雨,芳草凄其。

最苦登临,如何楼阁参差。

红墙便抵蓬山远,说红墙、更在天涯。

倚琼箫、醉不成声,不醉休吹。

(0)

一萼红.休沐日与云间诸生郊游

共春游。正天开画本,新绿满汀洲。

乳燕衔泥,新莺织柳,尽芳意温柔。

更两三、桃花竹外,对一溪、春水鸭沉浮。

绮陌斜分,芳塍绣错,小憩田畴。

行到柴门犬吠,似武陵渔父,仙境寻幽。

掩映岚光,参差黛色,烟景豁我吟眸。

看携手、风前笑语,最难忘、隽侣发轻讴。

却恨斜阳一抹,易惹人愁。

(0)

点绛唇

月子初肥,弯弯照彻菱花影。鬓鸦偷整。

呵手梅妆冷。胜赏无凭,不是当年境。栏休凭。

天涯酒醒。有个人人病。

(0)

望江南

西湖好,最是晚风前。

临水人家妍入画,惜花亭院淡如烟。月姊十分圆。

(0)

声声慢.寒宵对菊

雨侵帘额,露湿栏腰,剧怜遥夜凄凉。

瑟柱华年,金风已报秋芳。

玉台苦吟新句,奈生来、不识东皇。漫思量。

便瘦损、恹恹犹怯清霜。

陶令才归三径,好一壶秋水,香噀斜阳。

短梦迷离,樽前旧事难忘。

负却明珰翠羽,数佳期、耐尽秋光。

幽怀远,问谁家、宵寂梦长。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