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枹鼓起,城楼刁斗频。
畏涂深虎豹,行路入荆榛。
故老人人怨,烽烟处处新。
桃源容客棹,属意武陵春。
村落枹鼓起,城楼刁斗频。
畏涂深虎豹,行路入荆榛。
故老人人怨,烽烟处处新。
桃源容客棹,属意武陵春。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的景象。首联“村落枹鼓起,城楼刁斗频”以“枹鼓”和“刁斗”的频繁响起,形象地展现了战争的紧张氛围,村落与城楼都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之下。接着,“畏涂深虎豹,行路入荆榛”两句,通过比喻,将盗贼比作虎豹,将荒凉之路比作荆棘丛生之地,进一步渲染了盗贼横行、道路险恶的社会环境。
“故老人人怨,烽烟处处新”则反映了百姓对战乱的不满与痛苦,以及战火连绵不断的现实。最后,“桃源容客棹,属意武陵春”借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希望在战乱中能找到一片宁静之地,如同世外桃源一般,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深刻揭示了战乱给社会带来的破坏和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乔林远凝烟,怪石卧如虎。
汤泉在其下,深广数尺许。
蒸蒸百鼎沸,衮衮骊珠吐。
温然可人意,了不变寒暑。
我来一盥挹,和气溢宾主。
谁知山谷间,异物乃有取。
又闻泉之功,万顷浸禾黍。
升腾或为云,定作傅岩雨。
贤人抱气节,潇洒谨出处。
平生泽物志,得时谁可御。
奈何斗筲徒,名利每轻举。
一朝冰山碎,笑唾无足数。
临风祝斯泉,更请事斯语。
回首骊山阴,凄然吊前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