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老迎相问,君今华发归。
云霄身自贵,家国事多违。
具迩差皆尽,同游既已稀。
畏看旧门巷,先有涕沾衣。
父老迎相问,君今华发归。
云霄身自贵,家国事多违。
具迩差皆尽,同游既已稀。
畏看旧门巷,先有涕沾衣。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在茌平道中的感慨之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年老归乡时,受到父老乡亲的热情迎接,但内心却充满了复杂的情感。首句“父老迎相问,君今华发归”写出了乡亲们对诗人归来的喜悦与关切,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已步入老年。
接着,“云霄身自贵,家国事多违”两句,表达了诗人虽然个人地位显赫,但在国家大事上却难以尽心尽力,流露出一种无奈和遗憾。接下来的“具迩差皆尽,同游既已稀”则进一步说明了诗人因公务繁忙,与昔日好友相聚的机会越来越少,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友情淡薄的感慨。
最后,“畏看旧门巷,先有涕沾衣”一句,以诗人面对熟悉的家乡景象时的反应,形象地表现了他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忧虑。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有对社会变迁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裕陵固天纵,笔有云汉姿。
尝重《连山》象,不数《秋风辞》。
龙腾与虎变,狸、豹复何施。
我穷真有数,文字乃见知。
闻君射策日,妙语发畴咨。
一日喧万口,惊倒同舍儿。
岂知二十年,道路犹迟迟。
苦言如药石,暝眩终见思。
屈伸反覆手,独于君可疑。
四门方穆穆,行矣及此时。
出处荣枯一笑空,十年社燕与秋鸿。
谁知白首长河路,还卧当时送客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