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新安江至钱塘舟行绝句·其八》
《自新安江至钱塘舟行绝句·其八》全文
明 / 李流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界口东来水势宽,山夷水远到淳安。

溪船泊处乡音改,愁听敲篷夜雨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沿新安江至钱塘江的途中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情感的深刻体验。

首句“界口东来水势宽”,开篇即以“界口”点明起点,暗示旅程的开始。接着“水势宽”三字,既描绘了江面的辽阔,也预示着旅途的悠长与未知。这样的景象,既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也引发了对前方路程的遐想。

次句“山夷水远到淳安”,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读者的想象带入更深远的空间。这里的“山夷”并非指山的荒凉或野蛮,而是形象地描绘了山峦连绵、蜿蜒起伏的壮丽景象。而“水远到淳安”则直接点出了目的地,同时也暗示了旅途的遥远与艰辛。

第三句“溪船泊处乡音改”,是全诗情感转折的关键。当船只停靠在某个地方时,诗人注意到周围的人们说着不同的方言,这不仅是地理空间的转换,也是文化、情感乃至身份认同的转变。这一句通过细微的生活场景,展现了旅行中文化的多样性和人情的温暖,同时也蕴含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最后一句“愁听敲篷夜雨寒”,将情感推向高潮。夜晚的雨声敲打着船篷,不仅带来了物理上的寒冷,更在心理上营造了一种孤寂和忧愁的氛围。这种情境下的“愁”,不仅仅是对天气的反应,更是对旅途孤独、对远方未知的担忧,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深深思念。诗人通过这一细节,巧妙地表达了旅行中的复杂情绪,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旅途的不易和内心的波动。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细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对旅途变化的敏感捕捉,以及对家乡和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它不仅是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更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个人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流芳

李流芳
朝代:明   字:长蘅   号:檀园   籍贯:六浮道   生辰:1575~1629

李流芳(1575~1629)明代诗人、书画家。字长蘅,一字茂宰,号檀园、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六浮道人。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猜你喜欢

因公自后垄归,行高崖上,感怀口号

遥遥天水渺茫间,长啸登临意觉閒。

世事无常如白浪,交情不改只青山。

烽烟日炽频闻警,原野秋清独往还。

每叹涛斜军误举,匡时无术反投艰。

(0)

秋思

秋英开后已无花,征战频年怅海涯。

独对西风起愁思,孤城落日又鸣笳。

(0)

秋夜

袅袅茶烟飏小楼,楼头风月趣兼收。

寺钟韵远传清夜,坞竹声多报早秋。

半部诗篇宗白傅,一生心事肖黄州。

灯前重览南来信,绿绮频弹莫解忧。

(0)

过茅港尾庄

腥血吹风扑面凉,萧条何处觅村庄。

千堆白骨皆新冢,十里平沙是战场。

落日昏黄闻鬼哭,啼禽呜咽断人肠。

当年此地人居密,转眼荒凉倍可伤。

(0)

「会心处不在远」,晋简文语也。余入西圃,有触而作·其三

种松几树低,种竹成林广。

松高岁数寸,一纪未盈丈。

何时成老龙,朝夕劳梦想。

却言绿筼筜,百竿抽芽上。

夜静解箨时,簌簌听幽响。

昨日才比肩,今朝已过颡。

凌云志气高,遥遥如立仗。

隔别三日间,刮目堪企仰。

回顾几株松,云霄与土壤。

同受雨露滋,其故难明朗。

忽然得元奥,理如指诸掌。

若问意如何,虚心故易长。

凡我为学人,此理真堪仿。

(0)

眼儿媚.送饶伯子归里,饶海阳人

笛声吹断念家山。去住两都难。

举头天外,愁烟惨雾,那是长安。

仙都路阻同心远,谁与解连环。

乡关何处,巢林瘁乌,忍说知还。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