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会心处不在远」,晋简文语也。余入西圃,有触而作·其三》
《「会心处不在远」,晋简文语也。余入西圃,有触而作·其三》全文
清 / 林占梅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种松几树低,种竹成林广。

松高岁数寸,一纪未盈丈。

何时成老龙,朝夕劳梦想。

却言绿筼筜,百竿抽芽上。

夜静解箨时,簌簌听幽响。

昨日才比肩,今朝已过颡。

凌云志气高,遥遥如立仗。

隔别三日间,刮目堪企仰。

回顾几株松,云霄与土壤。

同受雨露滋,其故难明朗。

忽然得元奥,理如指诸掌。

若问意如何,虚心故易长。

凡我为学人,此理真堪仿。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西圃中种植松树和竹子的情景,以及对植物生长过程的观察和感悟。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

首句“种松几树低,种竹成林广”,以“低”与“广”对比,形象地描绘了松树与竹子的不同生长状态,松树初种时低矮,而竹子则迅速形成茂密的森林。接着,“松高岁数寸,一纪未盈丈”,通过时间的对比,强调了松树生长缓慢的特点,而“何时成老龙,朝夕劳梦想”则表达了作者对松树成长的期待与憧憬。

“绿筼筜,百竿抽芽上”转而描写竹子的快速生长,竹笋破土而出,迅速长成百竿之林。“夜静解箨时,簌簌听幽响”,夜晚竹叶生长的声音,如同细雨轻拂,营造出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氛围。

“昨日才比肩,今朝已过颡”,通过时间的快速流转,表现了竹子生长速度之快,仿佛一夜之间便超越了人的身高。“凌云志气高,遥遥如立仗”,竹子的坚韧与高洁,象征着高尚的品格与远大的志向。

“隔别三日间,刮目堪企仰”,即使短暂的分别,也能感受到竹子的高大与威严。“回顾几株松,云霄与土壤”,松树虽不如竹子般迅速成长,但它们与天空相接,与大地紧密相连,同样具有独特的魅力。

“同受雨露滋,其故难明朗”,无论是松树还是竹子,都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但它们各自的成长路径与意义,却难以简单明了地解释。“忽然得元奥,理如指诸掌”,最终,作者领悟到自然界的奥秘,就像手指触碰一样清晰明白。

“若问意如何,虚心故易长”,诗的最后,作者以松树的特性来表达自己的思考:保持谦逊的态度,内心空灵,才能更好地成长与发展。“凡我为学人,此理真堪仿”,鼓励所有求学者,应学习自然界的智慧,保持谦逊与开放的心态,不断追求成长与进步。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感悟,传达了对生命成长、自然规律及个人修养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作者介绍

林占梅
朝代:清

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猜你喜欢

帝京篇十首·其八

欢乐难再逢,芳辰良可惜。

玉酒泛云罍,兰殽陈绮席。

千钟合尧禹,百兽谐金石。

得志重寸阴,忘怀轻尺璧。

(0)

黎阳作诗

奉辞罚罪遐征。晨过黎山巉峥。东济黄河金营。

北观故宅顿倾。中有高楼亭亭。荆棘绕蕃丛生。

南望果园青青。霜露惨凄宵零。彼桑梓兮伤情。

(0)

株林

胡为乎株林?从夏南!匪适株林,从夏南!

驾我乘马,说于株野。乘我乘驹,朝食于株!

(0)

元夕二首·其一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

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

堂上花灯诸弟集,重闱应念一身遥。

(0)

长安冬至

子月风光雪后看,新阳一缕动长安。

禁钟乍应云门曲,宫树先驱黍谷寒。

台上书祥传太史,斋居问礼向祠官。

纷纷双阙鸣珂下,未觉玄关闭独难。

(0)

塞上曲二首·其二

朔风吹雪渡沙场,传道单于猎白狼。

北望征尘何处是,暮云无际草苍茫。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