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尽长亭又短亭,燕京初听晓钟声。
呼童拂拭青藜杖,早挂琴书上帝京。
过尽长亭又短亭,燕京初听晓钟声。
呼童拂拭青藜杖,早挂琴书上帝京。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行进与心境。"过尽长亭又短亭",通过连续的路途标志物——长亭和短亭,展现出旅程的漫长与艰辛,也暗示着诗人对归程的期待。"燕京初听晓钟声",以清晨的钟声点明时间,寓含着旅途中的孤独与对新的一天的希望。
接下来,诗人"呼童拂拭青藜杖",表现出他的老成持重,呼唤童子擦拭手杖,显示出他对生活的从容和对未来的计划。"早挂琴书上帝京",他决定带着琴书早早启程,表明他对学问的热爱和对京城(可能指朝廷或学术中心)的向往,透露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旅途细节和内心活动的描绘,展现了元代文人陈孚的旅途生活以及他对知识和仕途的追求。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