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马嵬二首·其一》
《马嵬二首·其一》全文
唐 / 黄滔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铁马嘶风一渡河,泪珠零便作惊波。

鸣泉亦感上皇意,流下陇头呜咽多。

(0)
注释
铁马:指披甲战马,象征战争或征战。
嘶风:形容马在疾风中发出嘶鸣声。
一渡河:指一次过河,可能指重要战役或关键时刻。
泪珠零:比喻泪水如雨点般落下。
惊波:形容因泪水而激起的层层波纹,象征情绪的激荡。
鸣泉:指泉水发出的声音。
上皇:古代对皇帝的尊称,此处可能指历史上某位有影响力的君主。
陇头:指山岭的顶部,这里可能象征边关或远方。
呜咽:形容泉水声音悲凉,如同哭泣。
翻译
战马在狂风中嘶鸣过河,泪水落下化作惊涛骇浪。
泉水似乎也感受到了上皇的情感,从山岭间悲鸣流淌。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边塞战事的诗,通过对铁马嘶叫和泪珠落下的生动描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士兵的哀伤之情。"铁马嘶风一渡河"中的"铁马"指的是战马,它们在渡河时发出的嘶鸣声充满了悲凉感,而"泪珠零便作惊波"则形象地表达了士兵心中积蓄的哀伤与痛惜,如同泪水滴落,汇聚成惊涛骇浪。

接着,诗人通过"鸣泉亦感上皇意"一句,传递出对君主深谋远虑的理解和赞赏。这里的"鸣泉"象征着自然界的声音,也寓意着士兵们的心声,他们对于国家大计的感同身受。而"流下陇头呜咽多"则描绘了诗人在陇山之巅,回响着哀伤与思念的声音,此情此景,令人心生凄凉。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界声音的捕捉和内心世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辛以及士兵们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哀伤。

作者介绍
黄滔

黄滔
朝代:唐   字:文江   籍贯:莆田城内前埭(今荔城区东里巷)   生辰:840~911

黄滔(840~911),字文江,莆田城内前埭(今荔城区东里巷)人,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福建文坛盟主”、闽中“文章初祖”。《四库全书》收《黄御史集》10卷,附录1卷。 
猜你喜欢

刘氏孟祯迎晖楼

天道此中和,江楼曙气多。

浮云消海岱,病眼对山河。

年老流光易,春酣放口歌。

茅檐寒饿久,爱尔数相过。

(0)

题陈佥宪粹之和四皓图二首·其二

箕颍去已遥,山林复谁好。

亦有采芝翁,皓发照苍昊。

嗣汉配彼天,赤手藉此老。

东邻亥字人,独伴霜木槁。

野雉怀鸩心,火龙宜电扫。

何乃迷先几,人彘横秋草。

(0)

题徐氏村居

跋涉遥寻玩易踪,幽栖近在县南峰。

松篁共听今宵雨,礼乐多存太古风。

俛仰浮生一梦寐,相看华发两龙钟。

酒酣细和辛夷什,丹桂丛兰思正浓。

(0)

奉寄黄泰庄先辈

惆怅白头吟,云山契阔深。

何当重剪烛,细叙百年心。

(0)

夜读康节先生诗后作

田圃工夫日破除,小窗灯火夜诗书。

月华皎洁云轻后,夏景清凉雨霁馀。

百体无拘知气泰,一尘不累识心虚。

从今莫惜慇勤学,好古方能屡起予。

(0)

伤农家

秋谷应多减,春炊固转艰。

频闻寒雨里,采蕨满深山。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