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甜谁数楚江萍,枉道偷桃是岁星。
长夏日烘怜国色,去年霜薄赦秋刑。
侯堂旧许祠南海,使驿曾劳走北溟。
名种尚堪重品第,未甘陆羽著茶经。
蜜甜谁数楚江萍,枉道偷桃是岁星。
长夏日烘怜国色,去年霜薄赦秋刑。
侯堂旧许祠南海,使驿曾劳走北溟。
名种尚堪重品第,未甘陆羽著茶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公度所作,以荔技为题材,通过比喻和叙事,展现了荔技的甜美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首句“蜜甜谁数楚江萍”,以楚江边的浮萍比喻荔技的甜蜜,形象生动。次句“枉道偷桃是岁星”则借“偷桃”的典故,暗示荔技的珍贵,如同仙果一般。
“长夏日烘怜国色”描绘了荔技在炎炎夏日中更加艳丽,如同国色天香,显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去年霜薄赦秋刑”则以霜轻荔技得救的意象,寓意荔技在秋季收获时的娇嫩与幸运。
诗人接着回忆“侯堂旧许祠南海”,表达对荔技的尊崇,将其供奉于庙堂,甚至提及“使驿曾劳走北溟”,说明荔技曾被长途运输,供奉各地,足见其地位之高。
最后两句“名种尚堪重品第,未甘陆羽著茶经”,诗人认为荔技虽美,但仍不甘心仅仅被用来品评,表达了对荔技更高层次的认可,暗示其价值超越了单纯的美食,可能蕴含着文化或历史的深层意义,甚至可以媲美陆羽的《茶经》对于茶的评价。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荔技为载体,寓言抒怀,既赞美了荔技的美味,又体现了诗人对它的珍视和对其文化象征意义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