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邺中和崔迈著作·其一》
《邺中和崔迈著作·其一》全文
宋 / 寇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虚室凝愁厌夜眠,长吟静对欲凉天。

梦回故国人空远,望断重城月自圆。

时泰未能抛组绶,性孤终是忆林泉。

明朝奉诏遐方去,何处烟江寄客船。

(0)
翻译
空荡的房间凝聚着忧愁,夜晚难以入眠,静静地吟咏,感受即将来临的凉意。
梦境中回到故乡,却发现人已远离,遥望远方的城市,只有月儿圆满。
虽然时局安定,但无法舍弃官职,孤独的性格始终向往山林生活。
明天就要遵命前往远方,不知在何处的江面,能有一艘船寄寓我的思念。
注释
虚室:空荡的房间。
凝愁:凝聚着忧愁。
厌夜眠:难以入眠。
长吟:静静地吟咏。
欲凉天:即将来临的凉意。
梦回:梦境中回到。
故国:故乡。
人空远:人已远离。
望断:遥望直到看不见。
重城:远方的城市。
月自圆:月儿圆满。
时泰:时局安定。
抛组绶:舍弃官职。
性孤:孤独的性格。
忆林泉:向往山林生活。
明朝:明天。
奉诏:遵命。
遐方:远方。
何处:不知何处。
烟江:江面。
寄客船:寄寓我的思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夜独处的孤寂心情,寓含着对故乡和隐逸生活的深深怀念。首句“虚室凝愁厌夜眠”以“虚室”象征内心的空虚与愁绪,表达了诗人因愁苦而难以入眠的状态。次句“长吟静对欲凉天”进一步渲染了静夜的氛围,暗示诗人独自吟咏,期待着凉意能带来一丝慰藉。

“梦回故国人空远”通过梦境将思绪拉向远方的故乡,但现实却是“人空远”,亲友不在身边,倍感孤独。接着,“望断重城月自圆”借月的圆满反衬人事的缺憾,更显诗人内心的落寞。

“时泰未能抛组绶”表明虽然时局稳定,但诗人身在官场,无法轻易舍弃权位。“性孤终是忆林泉”则揭示出诗人本性孤独,内心深处渴望回归自然的宁静生活。尾联“明朝奉诏遐方去,何处烟江寄客船”预示着诗人即将被外派远方,不禁引发对未知旅程和归宿的忧虑,流露出淡淡的离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既有对官场的无奈,又有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寇准

寇准
朝代:宋   字:平仲   籍贯: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   生辰:961-1023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历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后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出为使相。乾兴元年(1022年)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1023年),病逝于雷州。
猜你喜欢

别虞君集

瓦瓶担酒去,送客石桥东。

潮过汀沙上,船回岛树中。

桃花三月雨,杨柳五更风。

明日思君处,渡头烟水空。

(0)

古杭感事·其一

国事彫零王气衰,东南豪杰竟何之。

云寒废殿排班石,草卧前朝记事碑。

沙涨浙江龙去远,天宽北阙凤归迟。

可怜不老吴山月,曾照官家宠幸时。

(0)

访梅

月冷碧云笼野水,棱棱瘦耸吟肩起。

一天寒气湿衣裳,人在石桥香影里。

(0)

水居

飞鸥贴水水连天,一半青山一半烟。

日暮潮回渔父醉,不知船阁浅沙边。

(0)

中塔悟空禅院·其二

富贵危机岂独今,且从麋鹿逐山林。

只惭莫报君恩重,敢废惓惓畎亩心。

(0)

瑞香

晓见花开意味长,夜深放出紫荷囊。

须知睡里真香足,犹锡佳名号瑞香。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