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瓶担酒去,送客石桥东。
潮过汀沙上,船回岛树中。
桃花三月雨,杨柳五更风。
明日思君处,渡头烟水空。
瓦瓶担酒去,送客石桥东。
潮过汀沙上,船回岛树中。
桃花三月雨,杨柳五更风。
明日思君处,渡头烟水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瓦瓶担酒去,送客石桥东。”这里设定了送别的场景,瓦瓶担酒是古代常见的携带酒具,表现出诗人对朋友的款待之情,而“石桥东”则给人以静谧、悠远之感。
“潮过汀沙上,船回岛树中。”这两句描写了送别后的自然景观。潮水经过河岸上的沙滩,显示出时间流逝的痕迹,而朋友乘坐的船只在岛屿间回旋,增添了一种离别的凄凉感。
“桃花三月雨,杨柳五更风。”桃花盛开于三月,却伴随着细雨,这不仅描绘了时节之变,更蕴含着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如同春雨般深沉。杨柳在五月(五更)的时候被风吹动,不禁让人想起离别时的轻柔与哀愁。
“明日思君处,渡头烟水空。”到了第二天,诗人站在渡口,望着那片烟水迷离的地方,不由得又想起朋友。这里的“渡头”和“烟水空”,都是送别后心境的写照,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思念。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情景、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时节的感叹,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它不仅是对友人的告别,更是一种对逝去时光和美好记忆的留恋。
仙人跨鹤还,累累感丘墓。
人民非昔时,城郭尚如故。
贤愚同一尽,贵贱无复数。
扰扰尘世中,长驱不回顾。
一梦过一生,后来仍不寤。
幻身竟无常,有来必有去。
自匪大还丹,一真焉可固。
谁云古圣人,万世不能度。
于今如有闻,一息即千古。
但恐非真诀,迷惑苍与素。
出东门,欲何之?丈夫志四海,安效辕下驹。
而况室中无储粟,体上无完衣。
仗剑出门去,不顾儿女悲。
结客场中多侠少,何事牵衣苦别离。
苦别离,寥落荆布妇,呱呱黄口儿。
君慎自爱戒,勿为非国法。明明谁敢欺。
君慎自爱戒,勿为非国法,明明谁敢欺。
何时当来归,生还但愿同餔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