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思归》
《思归》全文
宋 / 黄公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醉眼乾坤大,归心日夜长。

风霜岁云暮,尘土鬓成苍。

俗物犹能在,危机只自防。

可无田种秫,三径未宜荒。

(0)
翻译
喝醉后看世界广阔无边,思乡之情日日夜夜增长。
岁月如风霜已近尾声,两鬓因风尘而渐生斑白。
世俗之事仍需应对,个人危机要自我防范。
虽然无需大量种秫米,但庭院小径也不应荒废。
注释
醉眼:形容因酒醉而视线模糊。
乾坤:天地,此处指世界。
归心:思乡或回归的心愿。
日夜长:形容思念之情持续不断。
风霜:比喻岁月的艰难和困苦。
岁云暮:指年岁已晚,接近年底。
鬓成苍:两鬓斑白,形容年老。
俗物:指世俗事务或琐事。
危机:危险或困难的局面。
自防:自我保护,自我防范。
田种秫:种植高粱(秫)。
三径:古代隐士住处的代称,这里指自家的小路。
未宜荒:不应该荒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公度的《思归》,表达了诗人醉酒后对广阔天地的感慨,以及内心深处强烈的思乡之情。首句“醉眼乾坤大”描绘了诗人酒后眼中世界的宏大,可能寓含着人生的迷茫或壮志未酬的感叹。次句“归心日夜长”直接抒发了思归之情,这种情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益强烈。

“风霜岁云暮”暗示了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诗人感到年华老去,心境悲凉。“尘土鬓成苍”进一步刻画了诗人因岁月流逝而两鬓斑白的形象,流露出对生命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俗物犹能在”一句,诗人以“俗物”自比,表示即使身处世俗之中,仍能坚守自我,保持警惕。“危机只自防”则表达了诗人对潜在危险的自我防范意识,显示出其坚韧的人生态度。

最后两句“可无田种秫,三径未宜荒”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归田园,过上宁静生活的愿望,同时也反映出他对现实生活的厌倦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三径不荒,暗指隐居生活,寄托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疏离。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黄公度

黄公度
朝代:宋   号:知稼翁   籍贯:莆田(今属福建)   生辰:1109~1156

黄公度(1109~1156)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词》一卷。
猜你喜欢

舟中风雪五绝·其一

北风吹雪密还稀,雪势渐多风力微。

孤棹独依银世界,山川路绝欲安归。

(0)

次韵子瞻感旧见寄

少年耽世味,徘徊不能去。

老来悟前非,尚愧昔游处。

君才最高峙,鹤行鸡群中。

我虽非君对,顾以兄弟同。

结发皆读书,明月入我牖。

纵横万馀卷,临纸但挥手。

学成竟无用,掩卷空自疑。

却寻故山友,重赴幽居期。

秋风送馀热,冉冉如人老。

衣裘当及时,田庐亦须早。

种竹竹生笋,种稻稻亦成。

浩歌归来曲,曲终有遗声。

(0)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其十三

天厨酿冰池,摇振畏出境。

年衰杂羸病,一釂百不醒。

鸾台异诸曹,有政非簿领。

颓然虽无谪,因谢出囊颖。

回首愧周行,群英粲彪炳。

(0)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其十五

去年旅都城,三月不求宅。

彼哉安知我,争扫习礼迹。

三已竟无怨,心伏鸷鸟百。

无私心如丹,经患发先白。

功名已不求,馀事复何惜。

(0)

复次烟字韵答黄大临庭坚见寄二首·其二

十载劳思寤寐间,新诗态度比云烟。

清风吹我无千里,明月随人共一天。

归去林泉应避暑,北征道路恐经年。

与君共愧知时鹤,养子先依黑柏颠。

(0)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其四天庆观

兴废不可必,冶城今静祠。

松声闻道路,竹色净轩墀。

江近风云改,亭深草木滋。

孤坟吊遗直,狂闇闵元规。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