迥异凌云构,惟衔昔日恩。
文章与经济,何以副王言。
迥异凌云构,惟衔昔日恩。
文章与经济,何以副王言。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子升所作,名为《三堂诗(其一)》中的“文章经济之堂”。诗中探讨了文章与经济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它们来辅助君王的言论和政策。
首句“迥异凌云构,惟衔昔日恩”描绘了一种超越寻常、与众不同的建筑形象,象征着文章与经济在国家治理中的独特地位,它们承载着历史的恩泽,为后世留下深远的影响。这里的“凌云构”比喻高耸入云的宏伟建筑,而“衔昔日恩”则暗示这些成就背后蕴含着对过往智慧的继承与尊重。
接下来的“文章与经济,何以副王言”提出一个问题:文章和经济如何能够辅助君王的言论?这里强调了文章与经济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积累,更是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及政策制定与执行的有效手段。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提问的方式,深刻地探讨了文章与经济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和相互关系,体现了作者对于文化与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深刻洞察与思考。
自古皆有死,岂惟直如弦。
鲁公既中夭,狂寇不独延。
兹寺数经乱,丛林废为烟。
若人昔所居,故老广其传。
直气触白日,沈忧凌青天。
悠悠穹壤间,肯与蛛蚁捐。
事往理冥漠,悲来涕潺湲。
作诗识其处,尚想音容全。
不知真宰是谁专,生得韶光此树偏。
吟笔偶遗工部意,赋词今识翰林权。
风翻翠幕晨香入,霞照危墙夕影连。
移植上园如得地,芳名应在紫薇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