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信天险,鱼鳖不可游。
引棹出丛石,一縆用百牛。
汹涌含风电,蜿蜒喷蛟虬。
世自有畏涂,吾仍耻随流。
侧见百仞奔,俯窥千丈幽。
自非跂达观,未易宽百忧。
夙昔涉老庄,纵心会虚舟。
忠信犹足恃,放言礼门由。
吕梁信天险,鱼鳖不可游。
引棹出丛石,一縆用百牛。
汹涌含风电,蜿蜒喷蛟虬。
世自有畏涂,吾仍耻随流。
侧见百仞奔,俯窥千丈幽。
自非跂达观,未易宽百忧。
夙昔涉老庄,纵心会虚舟。
忠信犹足恃,放言礼门由。
这首诗描绘了吕梁山的壮丽与险峻,诗人以吕梁的自然景观为背景,抒发了自己的人生哲思。
首句“吕梁信天险”,直接点明吕梁山的险峻,如同天上的险阻一般,难以逾越。接着“鱼鳖不可游”进一步强调了其险恶,连鱼鳖这样的水生生物都无法在其中自由游动,可见其险峻程度。
“引棹出丛石,一縆用百牛”描述了人们为了穿越这险地,需要借助船只和大量牛力,形象地展现了克服困难的艰辛过程。接下来“汹涌含风电,蜿蜒喷蛟虬”则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了吕梁山的壮阔与气势,风起云涌,电闪雷鸣,蜿蜒的山势中仿佛有蛟龙喷吐,生动而震撼。
“世自有畏涂,吾仍耻随流”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独立思考与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他看到了人生的艰难险阻,但仍然坚守自己的信念,不轻易妥协。
“侧见百仞奔,俯窥千丈幽”则是对吕梁山壮丽景色的直接描绘,从侧面看到百丈高的瀑布飞奔而下,俯瞰千丈深的山谷幽暗深邃,景象壮观而神秘。
“自非跂达观,未易宽百忧”表明了诗人认为,如果不是拥有远见卓识,很难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忧虑时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宽慰。
“夙昔涉老庄,纵心会虚舟”提到诗人过去研读老庄哲学,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超脱,如同乘坐空舟在广阔的水域中自由漂泊。
最后,“忠信犹足恃,放言礼门由”总结了诗人的观点,认为忠诚与诚信足以支撑自己,即使在言论上放达不拘,也能遵循礼仪之道。
整首诗通过对吕梁山壮丽景色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有对个人精神追求的探索。
翠帐春寒,玉炉香细,病怀如许。
永昼恹恹,黄昏悄悄,金博添愁炷。
薄幸杨花,多情燕子,时向琐窗细语。
怨东风、一夕无端,狼藉几番红雨。
曲曲阑干,沉沉帘幕,嫩草王孙归路。
短梦飞云,冷香侵佩,别有伤心处。
半暖微寒,欲晴还雨,消得许多愁否。
春来也、愁随春长,肯放春归去。
万树垂杨,六朝金粉,繁华独擅千秋。
平山远水,大可豁吟眸。
无怪当年杜牧,销魂在、十里红楼。
曾闻说,神仙富贵,跨鹤也来游。句留。
却不道,春风明月,尽付名流。
看竹帘半卷,绿蚁轻浮。
飞盏狂吟未了,香尘遍、廿四桥头。
谁还问,玉钩斜畔,芳草暗生愁。
梵字随花转。正销凝、孤鸿影里,斜阳庭院。
一桁翠帘波瑟瑟,依约隔花曾见。
渺天际、娇云弄晚。
背立东风空徒倚,奈离愁、曲曲都萦满。
认千点,啼红怨。低徊怕向闲池馆。
剩依然、杏梁双燕,惜春微叹。
寂寞海棠红晕近,只是看花人远。
再软踏、苔衣寻遍。
十二碧城天似水,嵌玲珑、夜月春痕浅。
又试拍,轻魂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