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宜庵为高都宪赋》
《三宜庵为高都宪赋》全文
明 / 黄仲昭   形式: 古风

都台有客人中彦,卓荦才华金百鍊。

忠贞耿耿动宸旒,风裁棱棱肃邦宪。

哲人所见殊非常,世事多与心参商。

浩然归思不可遏,千里再拜陈封章。

臣忝南台司宪纪,庶政皆归臣统理。

设施容或乖其宜,罪虽有归臣实耻。

老亲况复双龙钟,家无应门五尺童。

臣沐隆恩归未得,故山回首情无穷。

臣齿于今过半百,二毛渐觉秋霜白。

疾病侵寻志虑衰,施于有政宁无惑。

以兹三事恒自叹,公义私情俱未安。

揆分惟宜置閒散,天恩倘许当衔环。

圣主方求经济者,得士如公宁忍舍。

公心不啻金石坚,丹悃重陈双阙下。

帝曰卿才实有为,卿言恳恳难竟违。

膝下许卿得终养,未许终老山中扉。

纶音南来不信宿,拂衣一笑归乡曲。

进退从容大义明,孤标真足扶颓俗。

我位于公固不侔,我身自揣尤宜休。

太息高风先著步,题诗送别令人羞。

(0)
鉴赏

此诗《三宜庵为高都宪赋》是明代诗人黄仲昭为高都宪所作,展现了一位忠诚正直、才华横溢的官员形象。诗中描绘了高都宪的卓越才能和高尚品德,以及他对于国家、家庭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

首句“都台有客人中彦”点出高都宪在官场中的杰出地位,“卓荦才华金百鍊”赞扬其出众的才能。接着“忠贞耿耿动宸旒”表现其对朝廷的忠诚,“风裁棱棱肃邦宪”则形容其行事公正严明,维护国家法纪。

“哲人所见殊非常”表明高都宪见解独特,“世事多与心参商”暗示其对世事的洞察。面对归思,“浩然归思不可遏”,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臣忝南台司宪纪”自谦地提到自己在司法部门的职务,强调“臣沐隆恩归未得”,表达了未能及时回报朝廷恩典的遗憾。

诗中还提及高都宪的家庭情况,年迈的父母和无人照料的家境,以及自己的年龄和健康状况,展现了他对家庭责任的重视和对自己身体状况的忧虑。最后,高都宪请求辞官归乡,但皇帝理解并允许他尽孝,体现了君主的仁慈和对人才的尊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展现了高都宪的高尚人格和忠诚精神,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其的敬仰之情。诗中流露出的对国家、家庭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道德准则的坚守,都是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的宝贵品质。

作者介绍

黄仲昭
朝代:明

(1435—1508)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猜你喜欢

思旧诗·其七

旗常子有垂,绅服我徒点。

神宫邈莫僝,岂复储琬琰。

盱云怅叆䨴,睇岫怵岖崄。

知我宛昨日,蒿薤歘已敛。

一辍流波弹,凝潸激西崦。

(0)

感遇十八首·其十四

赵璧羞燕石,宋人嘲卞和。

两两不相下,涂人如之何。

一真必一伪,较若千里多。

时无哲后鉴,溟涬且同科。

(0)

五子咏.其四.陈处士元水.上善

元水伟虬髯,谁薄歌鱼客。

篆隶研秦汉,昆吾切玉石。

好作五言诗,直分王孟席。

醉卧越姬怀,吴音戏相惜。

(0)

游广西北流白沙洞

勾漏自幽绝,白沙还太奇。

梯危惊诡幻,洞邃更迷离。

九转空丹灶,千年剩墨题。

尘缘惭未了,敢借石床栖。

(0)

三吴山愚翁先生晚喜禅学辛酉秋繇闽入粤访金抚军携其小照坐立二图及海内诸公题赞出以相示予曰立坐者人得见而题之矣其不立不坐者将何居先生笑而不答因作四言三章而括以七绝书之卷末求质正焉·其四

披拂春风尺幅中,十年想像总难工。

今朝识得先生面,不用长康处处逢。

(0)

重哭周角长·其三

神仙如尽谬,丹诀不须传。

愧我徒酣酒,怜君学未专。

追惟论火候,岂拟独延年。

洒泪看遗照,凝眸坐鼎前。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