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山山色如眉绿,螺黛挽烟青簇簇。
洞中闻有丫髻童,手把铜盂挹银瀑。
金仙真诰落荒厓,猛虎道旁时慑伏。
五色肉芝供客啖,驻景无劳更辟谷。
朅来山下悄无人,间凭一杖桃枝竹。
不逢羽客佩方符,但见归农驾短犊。
山中居人留我住,地垆火暖新篘熟。
我懒寻仙思采隐,径来就汝山斋宿。
鲍山山色如眉绿,螺黛挽烟青簇簇。
洞中闻有丫髻童,手把铜盂挹银瀑。
金仙真诰落荒厓,猛虎道旁时慑伏。
五色肉芝供客啖,驻景无劳更辟谷。
朅来山下悄无人,间凭一杖桃枝竹。
不逢羽客佩方符,但见归农驾短犊。
山中居人留我住,地垆火暖新篘熟。
我懒寻仙思采隐,径来就汝山斋宿。
这首清代诗人缪沅的《鲍山》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山景图。首句“鲍山山色如眉绿”,以生动的比喻写出鲍山翠绿的山色,如同女子弯弯的黛眉,形象鲜明。接下来的“螺黛挽烟青簇簇”进一步描绘了山峦在云雾中的秀美姿态。
诗人深入山洞,听见了丫髻童子手持铜盂接取银瀑的声音,增添了神秘感。"金仙真诰落荒厓,猛虎道旁时慑伏",暗示了山中有仙人遗迹和野生动物,增添了探险的色彩。诗人享受着山中的自然馈赠,无需辟谷也能延年益寿。
“朅来山下悄无人,间凭一杖桃枝竹”描绘了山间的宁静与诗人独自漫步的情境。然而,尽管未遇仙人,却见农夫驾牛归家,生活气息浓厚。山民的热情款待,地垆酒热,让诗人决定在此山斋过夜,放弃了寻仙的念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鲍山的自然之美以及其中蕴含的人情味,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平凡生活的欣赏。
天寒行旅稀,语闻浣花老。
我见殊不然,劳人多草草。
前车接后车,鱼贯争古道。
行色或辉煌,形容半枯槁。
是各有室家,亦岂无翁媪。
置酒亦足娱,寒馑讵不早。
而必冲寒行,风霰犯昏晓。
我亦厕其间,躯比一粟渺。
何意号寒虫,转作流离鸟。
一贫能驱人,环顾忧心悄。
比年同学寡生色,一一来作江干客。
昔时寄我当归人,今亦苦被饥寒迫。
拔剑宁与阳侯争,肯及牖鬼谈生平。
采山探海各有路,学亦何必东家成。
君家中表吾好友,两年官阁联杯酒。
拥鼻正赋怀君诗,一封书来各搔首。
识舟亭北池口东,其上九子饶云峰。
君来才境有真敌,沐浴山涧风江风。
游同一方居共里,作达天涯望吾子。
命驾犹悬两地心,饮马祇共一江水。
晨飙吹警客苦悲,投笺试问东归期。
归舟风雪岁云兹,有心相待卢之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