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枕转不寐,反覆多长辞。
朝见路旁人,牙齿自胶持。
美人在天末,芬芳各相知。
所争在语言,千载乌可期。
永夜且弗叹,叹多生发丝。
伏枕转不寐,反覆多长辞。
朝见路旁人,牙齿自胶持。
美人在天末,芬芳各相知。
所争在语言,千载乌可期。
永夜且弗叹,叹多生发丝。
这首《永夜歌》是清代诗人黄景仁的佳作。诗中描绘了诗人深夜难以入眠的情景,思绪万千,感慨良多。
首句“伏枕转不寐,反覆多长辞”,生动地展现了诗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状态,表达了内心的纷扰与不安。接着,“朝见路旁人,牙齿自胶持”一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诗人对日常琐事的无奈与讽刺,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逃避。
“美人在天末,芬芳各相知”两句,转向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追求,尽管距离遥远,但心灵相通,情感深挚。然而,“所争在语言,千载乌可期”则揭示了诗人对言语交流的怀疑与无奈,即使心意相通,却难以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表达出一种深深的遗憾与无力感。
最后,“永夜且弗叹,叹多生发丝”一句,诗人劝慰自己在漫长的夜晚中不必叹息,因为太多的忧愁只会让岁月流逝得更快,暗含着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与逃避,又有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追求,同时流露出对时间与空间限制的无奈与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思考和情感世界。
七日新秋,还又记、生申初度。
清梦到、小桥流水,翔蓬深处。
去岁滦京犹望远,今年谈宴知谁与。
想荷翻、翠盖饱凉?
,时掀舞。
何时吸,惊盘露。
何必颂,长明炬。
更何须伊召,何须巢许。
但有金丹消息在,待将铜狄摩挲去。
尽西湖、山水四时佳,宜晴雨。
记当年客里,是今日,奉霞觞。
任厨传荒凉,风林震撼,乐自难量。
别来岁华电走,又都门、我北尔南塘。
我半百年已老,兄多四岁偏强。
玉堂。
满袖惹天香。
凤阁样词章。
看采帖题春,椒盘草颂,蓬矢开张。
金瓯御屏简记,赋□钧、寿域奏明光。
后十五年再见,伴兄绿野徜徉。
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
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
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
写出天然律吕,扫空眼底*筝。
落红。
天气暖犹轻。
洗耳为渠听。
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
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
相见今朝何处,语溪乍雨初晴。
容斋平日,一身用舍系安危。
儿童走卒皆知。
谁料鲈鱼江山,忽忆故山薇。
任西风别酒,月正圆时。
性斋有诗。
道扫舍,待吾归。
二老相招如此,公论畴依。
人生行乐,对佳水佳山何必归。
公笑曰、归去来兮。
别后何如,两鬓全霜,寸心尚丹。
但酒肠萧瑟,常因病窄,诗怀寥落,强为秋宽。
无补公家,坐縻廪粟,自笑闲身也属宫。
思君甚,只梦魂夜夜,水阻云艰。
人才自古良难。
问谁在、曹刘沉谢间。
想羊公石畔,临风把酒,习家池上,待月凭阑。
黄绢飞来,青灯无寐,盥手薰香百过看。
还知否,怕中年丝竹,难久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