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染鹅黄,丝丝拂水长。
游人出门去,惆怅惜春光。
才看叶斗眉,又见花飞雪。
只恐秋风生,长条不堪折。
细雨染鹅黄,丝丝拂水长。
游人出门去,惆怅惜春光。
才看叶斗眉,又见花飞雪。
只恐秋风生,长条不堪折。
这首明代童轩的《折杨柳》描绘了一幅春日雨后的小景。"细雨染鹅黄,丝丝拂水长",细腻地刻画了春雨轻柔地润泽着嫩绿的杨柳,仿佛给它们披上一层淡淡的黄色,雨丝飘洒在水面,显得悠长而宁静。接下来的"游人出门去,惆怅惜春光",表达了游子离别时对春光的依恋和淡淡的哀愁。
"才看叶斗眉,又见花飞雪",诗人运用比喻,将新叶比作女子的黛眉,花朵飘落如雪,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凋零。最后两句"只恐秋风生,长条不堪折"则预示了春光易逝,担心秋风一至,那曾经柔弱的杨柳枝条将难以承受凋零的命运,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和对美好春景的珍视。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情于景,富有哲理的春日离别诗。
昔固闻陆海,今复有潘江。
文章吞时英,光芒瞻星降。
如游太室阳,仰见玉女窗。
高才生大国,试政来远邦。
道傍一相顾,冰壶临瓦缸。
逸骥美丰肉,老䍽惭瘦腔。
藻咏答下俚,玉铃锵宝幢。
寻言不悟言,自笑趁块尨。
终知将门豪,射雕常贯双。
老子今年,年登七十,阿婆年亦相当。
几年辛苦,今日小风光。
遇好景,何妨笑饮,依前是、未放心肠。
人都道,明明了了,强似个儿郎。幸偿。
婚嫁了,双雏蓝袖,拜舞称觞。
女随夫上任,孙渐成行。
惭愧十分圆满,无以报、办取炉香。
频频祝,百年相守,老子更清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