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
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
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
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
去国魂已远,怀人泪空垂。
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
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
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期。
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
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
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
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
去国魂已远,怀人泪空垂。
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
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
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秋天游览南涧时的景象和心境。开篇两句“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设置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通过“秋气”的积聚与“独游”的情形,传达出诗人孤独的情怀。
“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中,“回风”和“林影参差”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秋风轻拂,树木投下斑驳陆离的阴影,这些细节描写增强了画面感,使人仿佛也能感受到诗人当时的环境。
随后,“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表明诗人的心境逐渐平和,内心的所获使他暂时遗忘了旅途的劳顿。这是诗人通过与自然的交融,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超脱。
“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则是对景物的声音和动态的描写,“羁禽”的鸣叫在幽静的山谷中回荡,而“寒藻”(指秋天的水草)随着水流起舞,这两句诗不仅形象地再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也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深厚的情感。
“去国魂已远,怀人泪空垂”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之痛的深切感受。这里,“去国魂已远”意味着与家乡心灵上的距离愈发遥远,而“怀人泪空垂”则是对亲朋好友的思念和不舍,泪水无声地流下。
接下来,“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中,“孤生”指的是诗人的独自生活,他容易被周围的事物所触动,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而“失路少所宜”则表明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方向时,找不到安身之处,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无助。
最后,“索寞竟何事,徘徊秖自知。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期。”这里“索寞”指的是寻觅或追求,诗人质疑自己所追求的究竟是什么。随后的“徘徊秖自知”表达了一种在精神世界中徘徊不前的状态,而“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期”则是诗人对未来者的叮嘱,希望他们能够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诗人的情感交织,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精神寄托的意境。
阴雨何可处,乐事赖尊中。
泥泞不可出,洁扫一亩宫。
气平忧患失,目净尘滓空。
谁知环堵间,乐事殊未穷。
老人饱谙事,未易勤其胸。
儿曹方蜩螗,几见弄伎工。
惟有尊中物,于人差有功。
不解作悲秋,吾师柴桑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