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苦寒不可度,积雪连山风倒树。
长淮冻绝鱼龙愁,哀鸿傍人飞不去。
雪中寒日无暖光,六龙瑟缩不肯骧。
老惫孤舟且复止,坚冰三尺厚于墙。
淮南苦寒不可度,积雪连山风倒树。
长淮冻绝鱼龙愁,哀鸿傍人飞不去。
雪中寒日无暖光,六龙瑟缩不肯骧。
老惫孤舟且复止,坚冰三尺厚于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严冬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在极端寒冷天气中的感受和情感体验。
首句“淮南苦寒不可度”,即点出了整个诗篇的主旨——严酷的寒冷。这里的“淮南”指的是长江以南地区,而“苦寒不可度”则形象地表达了天气之冷,甚至让人无法通过。
紧接着,“积雪连山风倒树”,描绘了一幅雪深及腰、狂风吹倒树木的景象。诗人通过这种自然灾害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寒冷的程度。
第三句“长淮冻绝鱼龙愁”中的“长淮”同样指的是长江,这里的“冻绝”形容水面结冰,连鱼龙(传说中河神)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显示出极度的寒冷。
接下来的“哀鸿傍人飞不去”,则是通过描写鸿雁(大雁)的悲鸣和不能飞行的情形,再次强调了严冬的无情。
第五句“雪中寒日无暖光”表达了即使在阳光之下,也无法感受到一丝温暖,反映出诗人对这种极端天气的无奈与感慨。
六龙瑟缩不肯骧,是用来形容连带有神力的六龙(传说中掌管风雨的龙)都畏惧这寒冷而蜷缩起来,不愿意施展它们的力量,这里象征着自然界在严冬中的沉寂。
最后两句“老惫孤舟且复止,坚冰三尺厚于墙”,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面对这样的恶劣天气,只能选择停留下来,不敢轻易冒险。同时,“坚冰三尺厚于墙”也强调了冰的坚硬和厚度,是再次突出寒冷主题。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极端自然景象的刻画,展现了一种生动的冬日画面,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严冬天气的无奈与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