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苦寒行二首·其一》
《苦寒行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乐府曲辞

淮南苦寒不可度,积雪连山风倒树。

长淮冻绝鱼龙愁,哀鸿傍人飞不去。

雪中寒日无暖光,六龙瑟缩不肯骧。

老惫孤舟且复止,坚冰三尺厚于墙。

(0)
注释
淮南:指淮南地区,古地名。
苦寒:非常寒冷。
积雪:堆积的雪。
连山:连接着山峰。
风倒树:风吹得树木倒下。
冻绝:完全冻结。
鱼龙:古代神话中的水族生物。
哀鸿:哀鸣的大雁。
傍人:靠近人群。
无暖光:没有温暖的阳光。
六龙:古代神话中的驾车神龙。
瑟缩:颤抖、畏缩。
不肯骧:不愿意向前。
老惫:年老疲惫。
孤舟:孤独的小船。
且复止:暂且停下来。
坚冰三尺:厚厚的冰层。
于墙:比墙还厚。
翻译
淮南之地气候严寒难以通过,积雪覆盖山峦,风吹树木倒伏。
淮河冰封,鱼龙都感到忧愁,哀鸣的大雁紧贴人群却飞不走。
寒冷的雪天里阳光没有温暖,太阳仿佛瑟缩不前。
年迈疲惫,我只能停下孤舟,因为河面坚冰厚达三尺,比墙壁还要坚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严冬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在极端寒冷天气中的感受和情感体验。

首句“淮南苦寒不可度”,即点出了整个诗篇的主旨——严酷的寒冷。这里的“淮南”指的是长江以南地区,而“苦寒不可度”则形象地表达了天气之冷,甚至让人无法通过。

紧接着,“积雪连山风倒树”,描绘了一幅雪深及腰、狂风吹倒树木的景象。诗人通过这种自然灾害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寒冷的程度。

第三句“长淮冻绝鱼龙愁”中的“长淮”同样指的是长江,这里的“冻绝”形容水面结冰,连鱼龙(传说中河神)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显示出极度的寒冷。

接下来的“哀鸿傍人飞不去”,则是通过描写鸿雁(大雁)的悲鸣和不能飞行的情形,再次强调了严冬的无情。

第五句“雪中寒日无暖光”表达了即使在阳光之下,也无法感受到一丝温暖,反映出诗人对这种极端天气的无奈与感慨。

六龙瑟缩不肯骧,是用来形容连带有神力的六龙(传说中掌管风雨的龙)都畏惧这寒冷而蜷缩起来,不愿意施展它们的力量,这里象征着自然界在严冬中的沉寂。

最后两句“老惫孤舟且复止,坚冰三尺厚于墙”,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面对这样的恶劣天气,只能选择停留下来,不敢轻易冒险。同时,“坚冰三尺厚于墙”也强调了冰的坚硬和厚度,是再次突出寒冷主题。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极端自然景象的刻画,展现了一种生动的冬日画面,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严冬天气的无奈与孤独感。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穷边词二首·其二

箭利弓调四镇兵,蕃人不敢近东行。

沿边千里浑无事,唯见平安火入城。

(0)

怀虚中上人

檐雨滴更残,思君安未安。

湘川闻不远,道路去寻难。

吟鬓霜应蚀,禅衣雪渐寒。

倚松因独立,一鸟下江干。

(0)

题卢州郡斋

九衢尘里一书生,多达逢时拥旆旌。

醉里眼开金使字,紫旂风动耀天明。

(0)

蜀江有吊

孟子有良策,惜哉今已而。

徒将心体国,不识道消时。

折槛未为切,沈湘何足悲。

苍苍无问处,烟雨遍江蓠。

(0)

献大京兆薛常侍能

耻将官业竞前途,自爱篇章古不如。

一炷香新开道院,数坊人聚避朝车。

纵游藉草花垂酒,闲卧临窗燕拂书。

唯有明公赏新句,秋风不敢忆鲈鱼。

(0)

竹院松廊分数派,不空清泚亦逶迤。

落花相逐去何处,幽鹭独来无限时。

洗钵老僧临岸久,钓鱼闲客捲纶迟。

晚晴一片连莎绿,悔与沧浪有旧期。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