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境两疑然,精神会一川。
开窗山宛似,题句韵还连。
树叠苍茫岭,云澄碧落天。
丹青本无翼,到此讶居前。
画境两疑然,精神会一川。
开窗山宛似,题句韵还连。
树叠苍茫岭,云澄碧落天。
丹青本无翼,到此讶居前。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画境两疑然”开篇,巧妙地将眼前的景致与心中的意象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虚实难辨的意境。接下来,“精神会一川”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精神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仿佛心灵与山水之间有着不可言喻的共鸣。
“开窗山宛似,题句韵还连”,诗人通过开窗这一动作,将山峦引入室内,使得山川之美得以在有限的空间中得到无限的延伸。同时,题写诗句,让文字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韵律与景色交织在一起,增添了画面的诗意和深度。
“树叠苍茫岭,云澄碧落天”两句,分别从地面和天空两个维度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象。树木层层叠叠,仿佛连绵不绝的山脉,而天空则是一片清澈碧蓝,云朵悠然自得,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
最后,“丹青本无翼,到此讶居前”表达了对艺术作品超越现实、直击人心力量的赞叹。诗人认为,即便是静态的丹青之作,也能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甚至惊讶于它所展现的景象竟然如此逼真,仿佛自己置身其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艺术魅力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对于自然与艺术之间关系的独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