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何东滨处士·其六》
《赠何东滨处士·其六》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天寒共宿枕衾同,骨肉交深异姓中。

白首争知添死友,缁衣不必托生公。

吴戈遽弃怜而父,殷社长墟恨彼童。

话处斜阳频惨淡,忍将双泪向西风。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在明末清初时期所作的《赠何东滨处士》组诗中的第六首。诗中表达了对挚友何东滨深厚友情的感慨与怀念。

首句“天寒共宿枕衾同”,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何东滨在寒冷的夜晚共同栖息的情景,以“枕衾同”强调了二人关系的亲密无间。接下来,“骨肉交深异姓中”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即便不是血缘至亲,却能拥有如同骨肉般的深厚情谊,跨越了姓氏的界限。

“白首争知添死友,缁衣不必托生公”两句,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即使到了白发苍苍的年纪,也难以接受失去挚友的事实;同时,诗人也不必再寻找像生公那样能感化石头的高僧来寄托哀思,因为心中的悲痛已无法言喻。

“吴戈遽弃怜而父,殷社长墟恨彼童”则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友人早逝的惋惜之情。吴戈,指代战争,暗示友人过早离世,如同父亲般令人怜惜;殷社长墟,借用了古代祭祀场所的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童年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青春的遗憾。

最后,“话处斜阳频惨淡,忍将双泪向西风”两句,以夕阳西下、凄凉惨淡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悲伤情绪,以及面对离别时难以抑制的泪水。诗人将情感寄托于自然景色之中,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哀愁氛围。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与友人共度时光的回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古塞曲三首·其二

方见将军贵,分明对冕旒。

圣恩如远被,狂虏不难收。

臣节唯期死,功勋敢望侯。

终辞脩里第,从此出皇州。

(0)

题袁溪张逸人所居

蒲梢猎猎燕差差,数里溪光日落时。

芳树文君机上锦,远山孙寿镜中眉。

鸡窗夜静开书卷,鱼槛春深展钓丝。

若使浮名拘绊得,世间何处有男儿。

(0)

寓兴

桃李有奇质,樗栎无妙姿。

皆承庆云沃,一种春风吹。

美恶苟同归,喧嚣徒尔为。

相将任玄造,聊醉手中卮。

(0)

谪南海过始兴广胜寺果上人房

零落嗟残命,萧条托胜因。

方烧三界火,遽洗六情尘。

隔岭天花发,凌空月殿新。

谁令乡国梦,终此学分身。

(0)

宴张记室宅

甲第金张馆,门庭车骑多。

家封汉阳郡,文会楚材过。

曲岛浮觞酌,前山入咏歌。

妓堂花映发,书阁柳逶迤。

玉指调筝柱,金泥饰舞罗。

宁知书剑者,岁月独蹉跎。

(0)

岘山送萧员外之荆州

岘山江岸曲,郢水郭门前。

自古登临处,非今独黯然。

亭楼明落照,井邑秀通川。

涧竹生幽兴,林风入管弦。

再飞鹏激水,一举鹤冲天。

伫立三荆使,看君驷马旋。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