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第金张馆,门庭车骑多。
家封汉阳郡,文会楚材过。
曲岛浮觞酌,前山入咏歌。
妓堂花映发,书阁柳逶迤。
玉指调筝柱,金泥饰舞罗。
宁知书剑者,岁月独蹉跎。
甲第金张馆,门庭车骑多。
家封汉阳郡,文会楚材过。
曲岛浮觞酌,前山入咏歌。
妓堂花映发,书阁柳逶迤。
玉指调筝柱,金泥饰舞罗。
宁知书剑者,岁月独蹉跎。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场景,展现了当时贵族或官宦之家奢华的生活状态及文化娱乐活动。语言豪放,意象丰富。
"甲第金张馆,门庭车骑多"一句勾勒出一个宏伟的建筑前的大型集会场景,金张馆显然是当时高档次的居所或宴会之地,而门前的车马众多则显示了来宾的尊贵与众多。
"家封汉阳郡,文会楚材过"这两句表明主人家族的辉煌历史和文化底蕴,汉阳郡可能是指拥有悠久历史的地名,而提及“文会”则展示了宴会上文学艺术的交流,楚材或许暗示着与古代楚国文化的联系。
"曲岛浮觞酌,前山入咏歌"两句描绘了一种宴饮娱乐的情景。曲岛可能是庭院中的假山水池,而“浮觞”则指酒杯漂浮在水面,这样的设定常见于古代豪华的宴会中,以此来增加宴会的趣味和奢侈感。而“前山入咏歌”则是对宴会上乐曲歌唱活动的描写,前山或许指的是宴会场所前的自然景观,咏歌则表现了宾主之间的融洽与文化享受。
"妓堂花映发,书阁柳逶迤"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氛围。妓堂中的花映照在发梢上,给人以温馨之感;而“书阁”则是藏书的地方,柳树的轻拂(逶迤)可能暗示着春天的气息,或许指的是宴会场所内外的和谐与文雅。
"玉指调筝柱,金泥饰舞罗"两句展示了宴会上的艺术表演。玉手轻触乐器(筝柱),展现了音乐之美,而“金泥饰舞罗”则描绘了一种精致的舞蹈装扮,舞者身着华丽的服饰,其装饰可能以金泥为材料。
"宁知书剑者,岁月独蹉跎"最后两句转向了宴会之外,或许是诗人对自己处境的一种感慨。书剑者通常指的是读书和习武的人,这里可能隐喻着诗人的自我定位。而“岁月独蹉跎”则表达了一种孤独感,岁月流逝,诗人却在自己的世界中徘徊不前。
整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当时上层社会的奢华生活,同时也透露出诗人个人对于这种生活的一种旁观与自我反思的情怀。
风狂雨横,是邀勒园林,几多桃李。
待上层楼无气力,尘满栏干谁倚。
就火添衣,移香傍枕,莫卷朱帘起。
元宵过也,春寒犹自如此。
为问几日新晴,鸠鸣屋上,鹊报檐前喜。
揩拭老来诗句眼,要看拍堤春水。
月下凭肩,花边系马,此兴今休矣。
溪南酒贱,光阴只在弹指。
筑室城西,中有图书。窗户之馀,松竹扶疏。
拔棘开畦,以毓嘉蔬。畦夫告予,罂粟可储。
罂小如罂,粟细如粟。与麦皆种,与穄皆熟。
苗堪春菜,实比秋谷。研作牛乳,烹为佛粥。
老人气衰,饮食无几。食肉不消,食菜寡味。
柳槌石钵,煎以蜜水。便口利喉,调养肺胃。
三年杜门,莫适往还。幽人衲僧,相对忘言。
饮之一杯,失笑欣然。我来颍川,如游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