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何东滨处士·其二》
《赠何东滨处士·其二》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遗腹孤儿属羽林,汉家终报烈臣心。

天哀孟母霜帏苦,地幸苏卿雪窖深。

非族自知难北面,未归谁不作南音。

蓼莪悲尽还禾黍,血泪终身洒满襟。

(0)
鉴赏

这首诗《赠何东滨处士(其二)》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描绘孤儿与烈士后裔的境遇,以及对孟母和苏武的追忆,展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与对忠诚与牺牲的颂扬。

首联“遗腹孤儿属羽林,汉家终报烈臣心”,开篇即点明孤儿的身份与命运,他虽是烈士之子,却因遗腹而成为羽林军的一员,暗示着他的成长与报效国家的决心。这句诗以孤儿的特殊身份,隐喻了烈士精神的传承与延续。

颔联“天哀孟母霜帏苦,地幸苏卿雪窖深”运用典故,将孤儿的处境与孟母、苏武的艰难生活相比较。孟母为教育儿子而忍受生活的艰苦,苏武在匈奴雪窖中坚守节操,这两段历史故事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与对国家的忠诚。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孤儿坚韧品质的赞许与对烈士精神的敬仰。

颈联“非族自知难北面,未归谁不作南音”进一步深化主题。孤儿虽然并非本族之人,但内心深处对国家的忠诚与认同使他难以向敌人低头。未归乡之前,他心中始终萦绕着对故乡的思念,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孤儿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忠诚与信念的赞美。

尾联“蓼莪悲尽还禾黍,血泪终身洒满襟”以《蓼莪》这一经典诗篇为引,表达了孤儿在经历种种苦难后,最终回归故土,内心的悲痛与喜悦交织。诗人通过“血泪终身洒满襟”这一形象描绘,展现了孤儿对国家的深情与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与对家国情怀的深沉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孤儿与烈士后裔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对忠诚、牺牲与家国情怀的颂扬,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哲思。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送友人还蜀

握手怜今夕,崎岖指故都。

青山开倦眼,疲马恋平芜。

石栈盘云细,啼猿向客孤。

衰亲应计日,岂为慕菰芦。

(0)

下海山门观双沼新荷还入方丈小坐读图音和尚诗兼贻圆公

半日霞表游,济胜偶然遂。

直溜孤杖支,迅下双屐坠。

远公兴未阑,导我乐泉卉。

石沼披荷钱,田田小团翠。

崖阴清足娱,山光净堪对。

携将清净心,还入雪云内。

宗风已流衍,图史亦森蔚。

新诗芙蕖初,天葩谢雕绘。

高空消六尘,潇洒得三昧。

眷言依宝洲,十笏永寤寐。

(0)

秋雨后偶集小园读五公先生壁诗感忆即步原韵

漫向烟霞问子皮,鹖冠栖隐此相宜。

每逢高士尊频倒,为赏名花座屡移。

夜雨浮筠添翠箨,夕阳寒蝒噪高枝。

藤床犹设南窗下,空见龙标壁上诗。

(0)

飞来峰

灵峰发远想,不傍耆阇住。

万里九霄飞,回翔得佳处。

群山争附从,江海亦奔注。

西子解娱人,当前弄烟雨。

鬼神矢典守,求索滋危惧。

夜遣斧凿来,相牵就归路。

徘徊恋风月,荏苒迷云树。

穿胁默无言,垂头坐犹踞。

我方息机心,辄欲通灵语。

天时易迁流,世事足乖迕。

游行本取适,胶固反失据。

借曰怀此都,何嫌暂飞去。

(0)

邺中怀旧临漳令万大士

阿兄昔作临漳宰,飞盖西园继昔贤。

铜爵砚傍春判牍,鸬鹚坡上夜回船。

五湖归隐头今白,昨夜思君月正圆。

小弟邺城长侧帽,西陵歌舞事如烟。

(0)

出都王山人翚画山水送别

王郎五载一相逢,写出云峦别思重。

仿佛摄山风月夜,秋窗同听六朝松。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