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夕次韵仲至》
《七夕次韵仲至》全文
宋 / 韩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钩月迷云殢柳梢,雷声收雨转晴宵。

从教冠盖填京国,得似儿童绕市桥。

玉漏沈沈传底恨,银河耿耿泻无聊。

政须百巧从天乞,懒和闲吟听夜潮。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节的夜晚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间的和谐共处,以及诗人对传统节日的感慨。

首联“钩月迷云殢柳梢,雷声收雨转晴宵”以生动的意象开篇,月亮如钩,云雾缭绕,雷声过后,天空转为晴朗,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略带神秘的夜景图。这里运用了“迷”、“殢”等字眼,增添了画面的朦胧感和情感的细腻度。

颔联“从教冠盖填京国,得似儿童绕市桥”对比鲜明,一方面描绘了京城中官宦贵族的繁华热闹,另一方面则聚焦于儿童在市桥边的欢乐场景。这一对比不仅体现了社会阶层的差异,也表达了诗人对童真快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复杂性的反思。

颈联“玉漏沈沈传底恨,银河耿耿泻无聊”进一步深化了情感层次。玉漏,古代计时器,此处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忧愁;银河,既指自然景观,也暗含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这两句诗通过时间的流逝和宇宙的广阔,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宇宙无尽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尾联“政须百巧从天乞,懒和闲吟听夜潮”则以一种超脱的态度收束全诗。诗人认为,面对生活的复杂和宇宙的奥秘,需要借助智慧和灵感来理解,但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简单、宁静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欣赏。这里的“懒和闲吟”反映了诗人对忙碌尘世的疏离感,以及对内心平静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七夕之夜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生活、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韩淲

韩淲
朝代:宋   字:仲止   号:涧泉   生辰:biāo)(1159—1224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猜你喜欢

已亥杂诗 74

登乙科则亡姓氏,官七品则亡姓氏。
夜奠三十九布衣,秋灯忽吐苍虹气。

(0)

已亥杂诗 76

文章合有老波澜,莫作鄱阳夹漈看。
五十年中言定验,苍茫六合此微官。

(0)

已亥杂诗 103

梨园爨本募谁修,亦是风花一代愁。
我替尊前深惋惜,文人珠玉女儿喉。

(0)

已亥杂诗 78

狂禅辟尽礼天台,棹臂琉璃屏上回。
不是瓶笙花影夕,鳩摩枉译此经来。

(0)

已亥杂诗 112

七里虹桥腐草腥,歌钟词赋两飘零。
不随天市为消长,文字光芒聚德星。

(0)

已亥杂诗 117

姬姜古妆不如市,赵女轻盈躡锐屐。
侯王宗庙求元妃,徽音岂在纤厥趾。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