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峰发远想,不傍耆阇住。
万里九霄飞,回翔得佳处。
群山争附从,江海亦奔注。
西子解娱人,当前弄烟雨。
鬼神矢典守,求索滋危惧。
夜遣斧凿来,相牵就归路。
徘徊恋风月,荏苒迷云树。
穿胁默无言,垂头坐犹踞。
我方息机心,辄欲通灵语。
天时易迁流,世事足乖迕。
游行本取适,胶固反失据。
借曰怀此都,何嫌暂飞去。
灵峰发远想,不傍耆阇住。
万里九霄飞,回翔得佳处。
群山争附从,江海亦奔注。
西子解娱人,当前弄烟雨。
鬼神矢典守,求索滋危惧。
夜遣斧凿来,相牵就归路。
徘徊恋风月,荏苒迷云树。
穿胁默无言,垂头坐犹踞。
我方息机心,辄欲通灵语。
天时易迁流,世事足乖迕。
游行本取适,胶固反失据。
借曰怀此都,何嫌暂飞去。
这首诗描绘了飞来峰的奇特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灵峰发远想,不傍耆阇住”表达了对飞来峰的神秘向往,它远离常规的寺庙区。接下来的“万里九霄飞,回翔得佳处”展现了峰峦如鸟般翱翔于高天,寻找最佳的栖息地,象征着超脱尘世的追求。
“群山争附从,江海亦奔注”运用拟人手法,描绘山川江海对飞来峰的追随,烘托其威势。西子喻指美丽的自然景色,诗人说“西子解娱人”,暗示飞来峰带来的美景能使人愉悦。
然而,峰顶的鬼神似乎有所警戒,“鬼神矢典守,求索滋危惧”,暗示着神秘力量的存在和对探索的敬畏。夜晚,诗人想象自己用斧凿与峰沟通,表达对归隐的渴望。
“徘徊恋风月,荏苒迷云树”描绘诗人对峰顶景色的留连忘返,而“穿胁默无言,垂头坐犹踞”则显现出内心的深沉思考。诗人意识到“息机心”与“通灵语”的重要,但又感叹世事无常。
最后,诗人以“游行本取适,胶固反失据”表达对随性游历的反思,虽然心中怀念飞来峰,但仍明白应适时回归现实。“借曰怀此都,何嫌暂飞去”以假设的方式,表达了对暂时离开尘世,飞往理想之地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飞来峰的意象,寓言式地探讨了人与自然、超然与世俗的关系,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精蓝略领伊蒲味,顺水进船真快意。
芳园岸侧可径孤,绿天深处聊成憩。
小憩清华水木轩,当年康邸馀颓垣。
稍加脩葺复旧观,东平乐善名犹存。
善之量诚殊大小,乐所被应有多少。
何人可无乐善心,讵止焘黄苴白道。
顾名思义我尤殷,安得天下皆善人。
优游无事风俗醇,四时不忒歌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