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陈情归觐得如所请喜而有作》
《陈情归觐得如所请喜而有作》全文
明 / 杨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客路思亲倍黯然,心旌无日不悬悬。

八年违养空劳梦,一疏陈情已动天。

衮衮风尘催去骑,萧萧书剑觅归船。

承恩幸沐金绯宠,引领诸孙拜膝前。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旦在得到允许回家探望父母后所作,情感真挚,表达了对亲情的深切思念与归家的喜悦。

首联“客路思亲倍黯然,心旌无日不悬悬。”开篇即点出诗人离家在外,心中满是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种思念之情在旅途中尤为强烈,每日都如悬在心头,无法释怀。诗人以“黯然”二字描绘了内心的沉重与忧郁,形象地表现了离家之苦和对家人的深深眷恋。

颔联“八年违养空劳梦,一疏陈情已动天。”进一步深化了对亲情的渴望与思念。诗人离家八年未能尽孝,只能在梦中与亲人团聚,但梦醒后仍是孤身一人,徒增哀伤。然而,一封表达深情的奏疏却感动了上天,最终使得他得以回家探亲,实现了长久以来的愿望。

颈联“衮衮风尘催去骑,萧萧书剑觅归船。”描述了诗人归家途中的景象。滚滚的尘土和风声伴随着他匆匆赶路的马匹,而他手中握着的书卷与剑,则是他身份与志向的象征。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寻找着归家的船只,急切而坚定。

尾联“承恩幸沐金绯宠,引领诸孙拜膝前。”表达了诗人归家后的喜悦与满足。在得到皇恩的宠爱后,他得以与家人团聚,尤其是能亲自引领孙子们拜见自己,这让他感到无比的幸福与自豪。这一场景充满了家庭的温馨与和谐,也体现了诗人对家族传承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亲情的深厚情感以及归家的喜悦,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中士人对于家庭责任与个人理想的双重追求。

作者介绍

杨旦
朝代:明

福建建安人,字晋叔,号偲庵。杨荣曾孙。弘治三年进士。历官太常卿,正德间忤刘瑾,谪知温州。有政绩。瑾诛,累擢至户部侍郎,南京吏部尚书。以反对张璁、桂萼骤进用,为给事中陈洸所劾。勒令致仕。
猜你喜欢

寄严伯玉太仆父执

梅花满树月黄昏,家近寒山独掩门。

溪水一流长浸石,鸡声三发自成村。

炊烟晚罢庭鸟下,争席时闻野老言。

最喜先朝青琐客,卜居来与论金尊。

(0)

捉搦歌三曲·其三

湘波鱼肥溪鱼瘦,木莲花香菉葹臭。

母也相怜择婚媾,愿得秉心如白昼。

(0)

游崆峒岩和洪邑侯韵

隰隰平原绿水洲,亭亭丹谷白云浮。

一区石室天犹隘,四壁苍苔境自幽。

溜滴玉虬常作雨,风和碧槛似凝秋。

参差怪石空中现,断续繁花洞里收。

径绕烟霞须着屐,情耽丘壑独披裘。

听来钟鼓惊人响,多少清音纪胜游。

(0)

石和尚见过园居次韵

柳疏秋色澹,委巷解怜愚。

把臂云同懒,忘形鹤共迂。

幽期还就菊,默坐且依梧。

晚饭泉初熟,清香满石盂。

(0)

哭石交十首·其四

以石为粱黍,石理难耕耘。

以石为麻帛,石色难玄纁。

海水飞天杭,往不及其群。

如何穷老翁,至死乐我员。

龙鳞亦可葬,鱼肠亦可坟。

所痛古周孔,无罪见烹焚。

哭石复咒石,慎勿化香芸。

(0)

赋得细雨贫郊去送袁于人还郡四首·其二

兵饮石言亦世情,异人无事怵孤行。

由来煮鹤宜才火,孰见和梅不沸羹。

天缺只多君友隙,陆沉更筑孟颜坑。

共分龙体我为尾,何犹误人邴管名。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