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饮石言亦世情,异人无事怵孤行。
由来煮鹤宜才火,孰见和梅不沸羹。
天缺只多君友隙,陆沉更筑孟颜坑。
共分龙体我为尾,何犹误人邴管名。
兵饮石言亦世情,异人无事怵孤行。
由来煮鹤宜才火,孰见和梅不沸羹。
天缺只多君友隙,陆沉更筑孟颜坑。
共分龙体我为尾,何犹误人邴管名。
这首诗以“兵饮石言亦世情”开篇,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景象与社会现实相联系,展现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深刻洞察。接下来,“异人无事怵孤行”一句,通过描绘一个不同寻常之人的孤独行动,进一步深化了对人性和社会关系的思考。
“由来煮鹤宜才火,孰见和梅不沸羹。”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煮鹤”与“和梅”分别比作对待人才与事物的不同态度,前者象征着对人才的忽视与浪费,后者则强调了和谐与融合的重要性。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社会中人才被忽视以及事物间缺乏和谐的忧虑。
“天缺只多君友隙,陆沉更筑孟颜坑。”这两句继续探讨人际关系与社会结构的问题,暗示在社会的某些层面,存在着沟通与理解的缺口,以及对某些价值观念的忽视或误解。通过“天缺”与“陆沉”的隐喻,诗人表达了对社会整体进步的期待,同时也对个体在社会中的位置和作用进行了反思。
最后,“共分龙体我为尾,何犹误人邴管名。”这两句以形象的比喻收束全诗,将个人置于社会大背景之下,强调了每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与责任,同时也提出了对个人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的警醒。通过“龙体”与“邴管名”的对比,诗人提醒人们,即使在集体中扮演次要角色,也可能对他人产生影响,因此应当谨慎行事,避免误人歧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社会现象的细腻描绘和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性、社会关系以及个人责任的独到见解,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启示性。
冬十二月岁辛丑,我初从政见鲁叟。
旧闻石鼓今见之,文字郁律蛟蛇走。
细观初以指画肚,欲读嗟如钳在口。
韩公好古生已迟,我今况又百年后!
强寻偏旁推点画,时得一二遗八九。
我车既攻马亦同,其鱼惟鲔贯之柳。
古器纵横犹识鼎,众星错落仅名斗。
模糊半已隐瘢胝,诘曲犹能辨跟肘。
娟娟缺月隐云雾,濯濯嘉禾秀稂莠。
漂流百战偶然存,独立千载谁与友?
上追轩颉相唯诺,下揖冰斯同鷇鹁。
忆昔周宣歌鸿雁,当时籀史变蝌蚪。
厌乱人方思圣贤,中兴天为生耆耈。
东征徐虏阚虓虎,北伐犬戎随指嗾。
象胥杂沓贡狼鹿,方召联翩赐圭卣。
遂因鼓鼙思将帅,岂为考击烦蒙瞍。
何人作颂比崧高,万古斯文齐岣嵝。
勋劳至大不矜伐,文武未远犹忠厚。
欲寻年岁无甲乙,岂有文字谁记某。
自从周衰更七国,竟使秦人有九有。
扫埽诗书诵法律,投弃俎豆陈鞭杻。
当年何人佐祖龙?上蔡公子牵黄狗。
登山刻石颂功烈,后者无继前无偶。
皆云皇帝巡四国,烹灭强暴救黔首。
六经既已委灰尘,此鼓亦当随击掊。
传闻九鼎沦泗上,欲使万夫沉水取。
暴君纵欲穷人力,神物义不污秦垢。
是时石鼓何处避?无乃天工令鬼守。
兴亡百变物自闲,富贵一朝名不朽。
细思物理坐叹息,人生安得如汝寿。
《凤翔八观,并叙·其一石鼓歌》【宋·苏轼】冬十二月岁辛丑,我初从政见鲁叟。旧闻石鼓今见之,文字郁律蛟蛇走。细观初以指画肚,欲读嗟如钳在口。韩公好古生已迟,我今况又百年后!强寻偏旁推点画,时得一二遗八九。我车既攻马亦同,其鱼惟鲔贯之柳。古器纵横犹识鼎,众星错落仅名斗。模糊半已隐瘢胝,诘曲犹能辨跟肘。娟娟缺月隐云雾,濯濯嘉禾秀稂莠。漂流百战偶然存,独立千载谁与友?上追轩颉相唯诺,下揖冰斯同鷇鹁。忆昔周宣歌鸿雁,当时籀史变蝌蚪。厌乱人方思圣贤,中兴天为生耆耈。东征徐虏阚虓虎,北伐犬戎随指嗾。象胥杂沓贡狼鹿,方召联翩赐圭卣。遂因鼓鼙思将帅,岂为考击烦蒙瞍。何人作颂比崧高,万古斯文齐岣嵝。勋劳至大不矜伐,文武未远犹忠厚。欲寻年岁无甲乙,岂有文字谁记某。自从周衰更七国,竟使秦人有九有。扫埽诗书诵法律,投弃俎豆陈鞭杻。当年何人佐祖龙?上蔡公子牵黄狗。登山刻石颂功烈,后者无继前无偶。皆云皇帝巡四国,烹灭强暴救黔首。六经既已委灰尘,此鼓亦当随击掊。传闻九鼎沦泗上,欲使万夫沉水取。暴君纵欲穷人力,神物义不污秦垢。是时石鼓何处避?无乃天工令鬼守。兴亡百变物自闲,富贵一朝名不朽。细思物理坐叹息,人生安得如汝寿。
https://shici.929r.com/shici/qyJuAipfC.html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止,锦衣狐裘。颜如渥丹,其君也哉!
终南何有?有纪有堂。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忘!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
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
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
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朮。
蹇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
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
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