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枕宿酲莺唤觉,起来扶病闲行。
游丝栏外午风轻。罗衫人影薄,偏傍小桃明。
三十馀年如梦里,春来春去多情。
夕阳又傍短墙阴。隔墙花缺处,微有卷帘声。
一枕宿酲莺唤觉,起来扶病闲行。
游丝栏外午风轻。罗衫人影薄,偏傍小桃明。
三十馀年如梦里,春来春去多情。
夕阳又傍短墙阴。隔墙花缺处,微有卷帘声。
这首《临江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病中闲游的景象。开篇“一枕宿酲莺唤觉”,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因宿醉而沉睡,被黄莺唤醒的情景,既表现了春日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诗人的慵懒与病态。接着“起来扶病闲行”一句,透露出诗人虽身体不适,但仍欲走出户外,享受春光的心态。
“游丝栏外午风轻”描绘了午后的宁静与轻柔的春风,游丝随风飘动,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罗衫人影薄,偏傍小桃明”则通过轻薄的罗衫和明亮的小桃花,巧妙地将人物与自然融为一体,展现了春日的明媚与生机。
下半阙“三十馀年如梦里,春来春去多情”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以及对春日时光的珍惜与留恋。“夕阳又傍短墙阴”描绘了日落时分的景象,夕阳斜照在短墙上,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隔墙花缺处,微有卷帘声”则以听觉细节收尾,通过隐约的卷帘声,引人遐想,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整体而言,这首《临江仙》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位病中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佳作。
怪鲛宫、水晶帘卷,冰痕初断香缕。
澄波荡桨人初到,三十六陂烟雨。
春又去。
伴点点荷钱,隐约吴中路。
相思日暮。
恨洛浦娉婷,芳钿翠剪,奁影照凄楚。
功名梦,消得西风一度。
高人今在何许。
鲈香菰冷斜阳里,多少天涯意绪。
谁记取。
但枯豉红盐,溜玉凝秋箸。
尊前起舞。
算唯有渊明,黄花岁晚,此兴共千古。
翠云深锁齐姬恨,纤柯暗翻冰羽。
锦瑟重调,绡衣乍著,聊饮人间风露。
相逢甚处。
记槐影初凉,柳阴新雨。
听尽残声,为谁惊起又飞去。
商量秋信最早。
晚来吟未彻,却是凄楚。
断韵还连,余悲似咽,欲和愁边佳句。
幽期谁语。
怕寒叶凋零,蜕痕尘土。
古木斜晖,向人怀抱苦。
枯石流痕,残沙拥沫,骊宫夜蛰惊起。
海市收时,鲛人分处,误入众芳丛里。
春霖未就,都化作、凄凉云气。
惟有清寒一点,消磨小窗残醉。
当年翠篝素被。
拂馀薰、倦怀如水。
谩惜舞红犹在,为谁重试。
几片金昏字古,向故箧聊将伴憔悴。
□□□□,□□□□。
柳风微扇闲池阁,深林翠阴人静。
渐理琴丝,谁调金奏,凄咽流空清韵。
虹明雨润。
正乍集庭柯,凭阑新听。
午梦惊回,有人娇困酒初醒。
西轩晚凉又嫩。
向枝头占得,银露千顷。
蜕翦花轻,羽翻纸薄,老去易惊秋信。
残声送暝。
恨秦树斜阳,暗催光景。
淡月疏桐,半窗留鬓影。
素肌不污天真,晓来玉立瑶池里。
亭亭翠盖,盈盈素靥,时妆净洗。
太液波翻,霓裳舞罢,断魂流水。
甚依然、旧日浓香淡粉,花不似,人憔悴。
欲唤凌波仙子。
泛扁舟、浩波千里。
只愁回首,冰帘半掩,明珰乱坠。
月影凄迷,露华零落,小阑谁倚。
共芳盟,犹有双栖雪鹭,夜寒惊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