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杖江皋每独行,园林二月未闻莺。
红尘陌上应千尺,白发春来又几茎。
自分才疏甘屏迹,久判人弃任浮萍。
汉庭亦有中常侍,安得才如马长卿。
策杖江皋每独行,园林二月未闻莺。
红尘陌上应千尺,白发春来又几茎。
自分才疏甘屏迹,久判人弃任浮萍。
汉庭亦有中常侍,安得才如马长卿。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陈基的《遣怀》,表达了作者在江边独自漫步时的感慨。首句“策杖江皋每独行”描绘了诗人手持拐杖,在江边小道上独自散步的画面,透露出其孤独和淡泊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园林二月未闻莺”暗示了春天的到来,但诗人并未感受到生机盎然,反而因为没有听到莺啼而感到寂寞。
“红尘陌上应千尺”运用夸张手法,形容世间的纷扰与喧嚣,与诗人内心的宁静形成对比。“白发春来又几茎”则流露出时光流逝、岁月催人的感伤,诗人感叹自己年华老去,才华未展。
“自分才疏甘屏迹”表达诗人自知才能有限,甘愿隐居避世,不求显达。“久判人弃任浮萍”进一步强调自己随波逐流、无所依附的生活状态,如同浮萍般漂泊不定。
最后两句“汉庭亦有中常侍,安得才如马长卿”,诗人以汉代宫廷中的中常侍自比,暗指自己虽有才学,却未能得到朝廷的重用,只能像马援(马长卿)那样怀才不遇,表达了对仕途不顺的无奈和对马援才情的羡慕。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面对世事变迁的淡然与自我反思,以及对才华被埋没的感慨。
濯枝雨乾溪水碧,西南天高月斜白。
谁家醉竹生莓墙,一本风烟三十尺。
去时箫鼓红梅灯,青秧白水蝌蚪鸣。
梦寻北湖弄素月,一叶醉度琉璃城。
残编断砚烟雨湿,短衣小冠尘土涩。
回头不敢望前程,九十九峰如笋立。
明星灿白石,八极傍无端。
羽驾紫霞表,月窟春阑珊。
三元流珠秘,换骨初不难。
弹指一尘劫,世人漫愁叹。
王乔羡门生,鸾鹤常媻媻。
刚风导幡旟,冉冉如飞翰。
仙人揽六著,著以赪玉盘。
上朝东华阁,主君颜渥丹。
邀我小税驾,为说平生欢。
彤云烁羽袂,鳌背晨光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