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益由人好乐间,须于情窦著防闲。
鸡鸣舜蹠能分得,始向师门见一斑。
损益由人好乐间,须于情窦著防闲。
鸡鸣舜蹠能分得,始向师门见一斑。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九成的作品,属于文人墨客的警策之作。从内容来看,诗人提醒人们在享受生活乐趣的同时,要注意防范可能带来的损害和弊端。"须于情窦著防闲"一句,特别强调了对个人情感深处潜伏危机的警觉。
"鸡鸣舜蹠能分得"中的“鸡鸣”指的是鸡叫声,是古代常用来比喻时间之初或事物之始的词汇;“舜蹠”则是舜帝时代的一个典故,相传舜帝曾在民间化装为普通百姓,以观察民情。这里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历史智慧的尊重和学习。
最后一句"始向师门见一斑"中的“师门”指的是学问之门或知识的来源,“见一斑”则是形容只看到事物的一小部分,意味着诗人认识到自己所知甚少,仍需不断求索和学习。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种深思熟虑后的自我提醒,也反映出诗人对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的重视。通过这短短几句,张九成展现了其严谨的思想态度和对知识追求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