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戍高凉宦未成,悲歌日日答猿声。
炎天少雪头难白,瘴海多雷萝易惊。
家在长干迷去马,归乘春色听流莺。
新诗字字干将似,一片寒光照不平。
久戍高凉宦未成,悲歌日日答猿声。
炎天少雪头难白,瘴海多雷萝易惊。
家在长干迷去马,归乘春色听流莺。
新诗字字干将似,一片寒光照不平。
这首诗《喜谢修五归自高凉》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描绘了主人公久戍边疆,远离家乡的孤独与思念之情。首联“久戍高凉宦未成,悲歌日日答猿声”以“高凉”点明地点,暗示边疆的遥远与艰苦,通过“久戍”和“宦未成”表达了对仕途未竟的无奈与感慨。接着,“炎天少雪头难白,瘴海多雷萝易惊”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人生的艰难与不易,炎夏少雪象征生活的艰辛,而“头难白”则暗含岁月流逝,功业未成的忧伤。后半部分转向对友人归来的喜悦,“家在长干迷去马,归乘春色听流莺”描绘了友人归来时的场景,春色与流莺增添了画面的生机与希望。最后,“新诗字字干将似,一片寒光照不平”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来的欣喜以及对自身处境的反思,通过“新诗”和“寒光”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边疆生活的深切感受,也有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情感世界。
地僻山深古上饶,土风贫薄道程遥。
不唯迁客须恓屑,见说居人也寂寥。
溪畔毒沙藏水弩,城头枯树下山魈。
若于此郡为卑吏,刺史厅前又折腰。
醉伴腾腾白与刘,何朝何夕不同游。
留连灯下明犹饮,断送尊前倒即休。
催老莫嫌孙稚长,加年须喜鬓毛秋。
教他伯道争存活,无子无孙亦白头。
君方对酒缀诗章,我正持斋坐道场。
处处追游虽不去,时时吟咏亦无妨。
霜蓬旧鬓三分白,露菊新花一半黄。
惆怅东篱不同醉,陶家明日是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