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方对酒缀诗章,我正持斋坐道场。
处处追游虽不去,时时吟咏亦无妨。
霜蓬旧鬓三分白,露菊新花一半黄。
惆怅东篱不同醉,陶家明日是重阳。
君方对酒缀诗章,我正持斋坐道场。
处处追游虽不去,时时吟咏亦无妨。
霜蓬旧鬓三分白,露菊新花一半黄。
惆怅东篱不同醉,陶家明日是重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交流。开篇"君方对酒缀诗章,我正持斋坐道场"表明诗人与友人各自有所追求,但都在精神上相互关联。此处的"缀诗章"和"持斋坐道场"分别象征着文学创作与宗教修行,显示出两人对生活的不同理解和追求。
接下来的"处处追游虽不去,时时吟咏亦无妨"则表达了即便身在各地,也能通过诗歌的情感交流来实现心灵上的相聚和共鸣。这种精神上的追随和吟咏,不受物理距离的限制。
"霜蓬旧鬓三分白,露菊新花一半黄"这两句则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其中"霜蓬"指的是被霜打过的蓬草,而"旧鬓"则是诗人头上的白发,隐喻时光流逝和年华老去。"露菊新花一半黄"则描绘了菊花在秋天露水滋润下逐渐开放,但仍未完全成熟的状态。这两句通过对比衬托出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更新。
最后"惆怅东篱不同醉,陶家明日是重阳"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共同饮酒作乐的遗憾。这里的"东篱"可能是指两人相隔的场所,而"不同醉"则透露出诗人的孤独和惆怅。而"陶家明日是重阳"中的"陶家"通常指的是陶渊明,"重阳"则是重九,即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登高望远、饮菊花酒以避瘟疫的习俗。诗人这里可能是在表达自己将在这一特别的日子里怀念朋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的情感状态的描写,展现了友谊的情深与时间流逝的无常,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和精神交流的向往。
我本山林人,出处无意固。
君亦如山泉,随地为流注。
方其居山时,文豹隐冥雾。
又如出岫云,散漫欻无据。
忆昨我与君,相逢同一处。
时时湖光亭,襟抱一披露。
君横膝上琴,我踵户外屦。
梅花落园春,辞君一朝去。
诗筒遽寥寥,粤从浙濡渡。
雁去燕复来,不得一字附。
抚怀兴长嗟,恍然此散聚。
何期老鹤臞,短翮忽舒布。
九皋耸孤唳,群仙翕清誉。
高寒玉峰巅,为尔肯一驻。
杭严两西湖,未必置爱恶。
瞥从子陵台,来踏苏公路。
山友而水宾,风晓而烟暮。
行止初何心,同是一真趣。
愿于人海中,更觅山中句。
步陟高高寺,徐行不用扶。
青天晴又雨,山色有还无。
句向闲中觅,茶因醉后呼。
所怀论未足,何乃又征途。
古郡草为城,怀贤隔此扃。
水风凉远树,河影动疏星。
江国晴犹润,烟林暮转青。
荷锄曾有约,独喜带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