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秘书刘尚书挽歌词二首·其一》
《秘书刘尚书挽歌词二首·其一》全文
唐 / 温庭筠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王笔活鸾凤,谢诗生芙蓉。

学筵开绛帐,谈柄发洪钟。

粉署见飞鵩,玉山猜卧龙。

遗风丽清韵,萧散九原松。

(0)
注释
王笔:指王姓文人的才情出众,如鸾凤般灵动。
谢诗:指谢姓诗人的诗歌清新脱俗,如芙蓉般美丽。
学筵:学校或学术讲座的场所。
绛帐:红色的帷帐,古代学府中的讲堂象征。
谈柄:谈论的中心,比喻言辞犀利。
洪钟:大钟,形容声音响亮。
粉署:官署,代指朝廷或官场。
飞鵩:古人常以凤凰、鵩鸟象征贤能之人。
玉山:比喻才华出众的人。
卧龙:隐居而未显达的杰出人才。
遗风:遗留下来的影响或风格。
清韵:清雅的韵致。
萧散:闲适、洒脱。
九原:古代对死者的尊称,此处指地下。
松:象征坚韧和长寿,也寓指精神风貌。
翻译
王氏之笔犹如活的鸾凤,谢氏之诗如同出水芙蓉。
在学舍中开设红帐讲学,言辞如洪钟般激昂有力。
在官署中见到飞来的凤凰,猜测那可能是卧龙般的才子。
他们的遗风留下清雅的韵致,就像松树在九泉之下依然萧然自得。
鉴赏

这是一首唐代诗人温庭筠的挽歌词,表达了对故人秘书刘尚书的哀悼之情。从文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逝者生前才华横溢、学问渊博的赞美,以及对其遗风和精神的缅怀。

"王笔活鸾凤,谢诗生芙蓉"两句,形象地描绘了秘书刘尚书的文采非凡,其文章如同王羲之的书法那样生动传神,谢灵运的诗歌般鲜艳夺目。

"学筵开绛帐,谈柄发洪钟"则表明刘尚书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学问深厚,其学术研究如同打开了知识的大门,而其议论犀利,如洪钟一般震撼人心。

"粉署见飞鵩,玉山猜卧龙"两句,既描绘了刘尚书在世时的高贵地位,又隐喻他的才华和智慧如同神秘难测的卧龙。

最后一句"遗风丽清韵,萧散九原松"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留下的美好精神和文采的怀念,如同在辽阔的北国草原上飘散着清新的松林气息,这不仅是对秘书刘尚书才华的一种缅怀,也是对他高洁品格的一种颂扬。

整首挽歌词通过优美的语言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逝者的深切哀思,以及对其非凡才能和精神遗产的无限赞叹。

作者介绍
温庭筠

温庭筠
朝代:唐   字:飞卿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生辰:约812—866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猜你喜欢

寓怀·其二十二

西方有圣人,自然坐莲花。

跏趺黄金相,下照千恒沙。

庄严先帝释,纷诡诸罗叉。

种种明心地,安在斗毗夸。

奈何浮屠教,土木被诸华。

求因还生障,积幻遂成魔。

智士达其根,愚者将奈何。

(0)

游女曲

双蛾作眉鸦作髻。睩波芙蓉近相媚。

不买新丰意先醉。意先醉,可奈何。千金舞,百金歌。

(0)

子夜警歌

并蒂芙蓉枕,下压金鸳鸯。

教妾成独自,若个不成双。

(0)

子夜秋歌

秋风击百卉,憔悴无光泽。

侬能破一笑,还侬春时色。

(0)

共戏乐·其三

扬袂顺风去若轻,徘徊顾盻若深情。

(0)

阿子曲

东家挽郎歌,西家嫁女哭。

郎作口头语,那得见衷曲,阿子汝闻否。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