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酬李光化见寄二首·其二》
《酬李光化见寄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范仲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万里承平尧舜风,使君尺素半空空。

庭中无事吏归早,野外有歌民意丰。

石鼎斗茶浮乳白,海螺行酒滟波红。

宴堂未尽嘉宾兴,移下秋光月色中。

(0)
翻译
万里江山沐浴着尧舜般的太平气象,使君的书信却显得空荡荡。
官署内无事,官员早早归家,田野上歌声四起,反映出百姓生活富足。
石制茶鼎中茶水翻腾,泛起白色的泡沫,海螺状的酒杯盛满酒,泛出红色的光晕。
宴会还未结束,宾客们的兴致正浓,他们将宴席移到月光下,享受秋夜的美景。
注释
万里:形容范围广大。
承平:太平盛世。
尧舜风:比喻贤明政治。
尺素:古代书写材料,这里指书信。
空空:形容信件内容少。
庭中:官署庭院。
无事:没有公事。
吏:官吏。
归早:早早下班回家。
民意丰:民心得意,生活富足。
石鼎:古代煮茶的器具。
斗茶:品茶比赛。
浮乳白:茶水表面的泡沫。
海螺:形状像海螺的酒杯。
滟波红:酒液在灯光下泛红。
宴堂:宴会厅堂。
嘉宾:尊贵的宾客。
兴:兴致。
移下:移步到。
秋光月色:秋天的月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所作的《酬李光化见寄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描绘了诗人所在之地社会安定、民生富庶的景象。"万里承平尧舜风"赞美了太平盛世,如同古代贤君尧舜时期一样和谐。"使君尺素半空空"暗指书信往来频繁,表达了朋友间的深厚情谊。

"庭中无事吏归早,野外有歌民意丰"进一步描绘了地方官吏勤政爱民,百姓生活安宁,田野间歌声四起,反映出民众内心的满足和欢乐。"石鼎斗茶浮乳白,海螺行酒滟波红"通过细致入微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品茗饮酒的雅致生活,以及宴会上的热闹气氛。

最后两句"宴堂未尽嘉宾兴,移下秋光月色中",写宴会意犹未尽,但宾客们在秋夜月色下继续畅谈,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体现了范仲淹的文人情怀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作者介绍
范仲淹

范仲淹
朝代:宋   字:希文   生辰:989-1052年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
猜你喜欢

玉台体十二首·其四

泪尽珊瑚枕,魂销玳瑁床。

罗衣不忍著,羞见绣鸳鸯。

(0)

赠律师院

粉壁通莲径,扁舟到不迷。

苇声过枕上,湖色满窗西。

但见修行苦,谁论夏腊低。

闲看种来树,已觉与身齐。

(0)

重过惟贞上人院

老去唯求静,都忘外学名。

扫床秋叶满,对客远云生。

香閤闲留宿,晴阶暖共行。

窗西暮山色,依旧入诗情。

(0)

送顾非熊下第归

但取诗名远,宁论下第频。

惜为今日别,共受几年贫。

听雨宿吴寺,过江逢越人。

知从本府荐,秋晚又辞亲。

(0)

柳枝辞九首·其二

鹅黄剪出小花钿,缀上芳枝色转鲜。

饮散无人收拾得,月明阶下伴鞦韆。

(0)

秋望兴庆宫

先皇歌舞地,今日未游巡。

幽咽龙池水,凄凉御榻尘。

随风秋树弃,对月老宫人。

万事如桑海,悲来欲恸神。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